鐵礦警訊
冶塘鎮距離吳縣很近,騎馬一個多時辰就到了,這里自古就是江南的冶鐵中心,也是鑄劍大師干將莫邪的家鄉,千年來名匠輩出,被隋朝擄走的數千名南朝兵器匠,有四成來自于吳郡冶塘。
和秋浦縣的梅根鐵監偏重于生鐵冶煉不一樣,吳郡冶塘是冶煉和鍛造兼顧,蕭夏在吳郡司馬陸鶴鳴的陪同下來到冶塘鎮,陸鶴鳴正是陸謝庭的父親。
不過有點奇怪,陸鶴鳴一路都很沉默,幾乎沒有和蕭夏說話,仿佛有什么心事,完全不像兩家聯姻的樣子。
蕭夏一行來到鎮子入口,常熟縣令錢昭已經等候在這里多時了。
“殿下請看!”
縣令錢昭指著貫穿小鎮而過的河道,“這是官塘河,南接運河,北匯長江,銅鐵礦石就從水路源源不斷運來這里。”
蕭夏見河道上冷冷清清,看不見一艘船只,便不解問道:“現在是淡季?”
縣令錢昭有些尷尬,半晌道:“冶塘監從前直屬朝廷,現在又直屬總管府,地方官府無法過問,卑職其實也是泛泛而談。”
蕭夏隨即走進了冶塘鎮,冶塘鎮有上千戶人家,基本上都是匠人,冶煉匠和鍛造匠都有,一條主街貫通鎮子,主街兩側大部分都是匠鋪,也有酒樓、客棧和雜貨鋪,但鎮子里同樣冷冷清清,聽不見一點打鐵的敲擊聲,絕大部分店鋪都關門閉戶,連一個人影都看不見。
這可不是領導視察該有的樣子,縣令錢昭臉上掛不住了,連忙道:“卑職去找馬監令!”
蕭夏點點頭,錢昭匆匆去了。
這時,蕭夏見旁邊一家鐵器鋪開著門,門上掛著‘王記鐵器’的牌子,蕭夏有些不解,這里可是官監,怎么還會有鐵器對外出售?
蕭夏擺擺手,讓其他人在外面等候,他獨自一人走進了鐵器鋪,鋪子里也很冷清,沒有顧客,只有一個老者坐在柜臺內。
老者見有客人進店,連忙起身迎上前,“歡迎公子光臨小店!”
蕭夏見店鋪內鐵器也不多,墻上掛著幾把劍和一些鐵農具,柜臺上放著幾把劍,蕭夏隨手拿起一把,緩緩抽出,他暗暗搖頭,密度疏松,低端貨,在實戰中兩三下就折斷了,只能當個裝飾品。
“店家,這把劍會是冶塘出的?”
老者有些尷尬地笑道:“公子可能誤會了,冶塘鎮和冶塘監不是一回事,冶塘鎮的上千匠戶,官營和民營各占一半,就像瓷器的官窯和民窯一樣。”
“難怪呢!我說冶塘監怎么還會有店鋪對外賣鐵器,你們這里鐵器都是民營鐵器鋪產的?”
“基本上都是,如果公子肯出價格,我也能搞到一兩把官監產出的劍,那絕對是一等一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