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蟲小計
蕭夏的十萬大軍已經抵達偃師縣,距離洛陽只有五十里,這時,蕭夏忽然得到消息,前面十幾里外出現一支軍隊,大約有七八千人,從旗號來看,應該是漢王軍隊。
這支軍隊來得很奇怪,雖然不知原因,但蕭夏還是下令大軍圍剿這支軍隊。
這支軍隊正是從洛陽城撤退的漢王軍,一共八千余人,由大將余公理率領,余公理也發現有點不對,殺進城的軍隊只有幾千騎兵,不是他以為的數萬大軍,如果是這樣,他退出洛陽就虧大了。
更重要是,他如果因為判斷失誤,白白丟掉了洛陽,漢王絕不會饒他,要知道漢王就準備在洛陽登基稱帝,現在都城丟了,他怎么向漢王交代?
余公理心中著實擔憂,他不敢放棄洛陽北上,便率大軍東撤到偃師縣,想觀望一下形勢再做決定。
但余公理做夢也想不到,真正的危險不在洛陽,而在偃師。
中午時分,漢王軍正在一片樹林內休息,忽然,大地開始顫抖起來,有人在樹林外大喊:“是騎兵,騎兵來了!”
士兵們驚恐萬分,紛紛爬起身向樹林外奔去,只見一支騎兵從北方一里外奔過,并不是向他們殺來,很多士兵都松口氣。
但余公理內心卻崩潰了,這支騎兵切斷了他們北撤的通道。
很快,黑壓壓的主力大軍出現了,一眼望不見邊際,足足有十萬人之多。
所有士兵都面面相覷,這下他們真完蛋了。
這時,一隊騎兵奔來,漸漸靠近樹林,為首騎兵大喊:“奉蕭總管之令,給你們送一封信!”
騎兵一箭射出,是一支無頭箭,上面插了一封信,一隊騎兵掉頭回去了。
有巡哨跑上來拾起信飛奔回去,將信交給了主將余公理。
余公理打開信看了一遍,是蕭夏寫給他們勸降信,信中說大家都是隋軍,他不愿自相殘殺,同室操戈,希望余公理主動率軍投降,可以繼續從軍,不愿從軍可以釋放回鄉務農。
當然,蕭夏開出這個條件也是有前提的,這支軍隊沒有在洛陽燒殺搶掠,還算是軍紀良好。
如果這支軍隊在洛陽胡作非為,他就直接全部殲滅了。
手下將領都紛紛勸道:“將軍,投降吧!至少我們還可以平安回家。”
余公理心中也嘆了口氣,十萬大軍啊!
他只得下令道:“傳令全軍放下兵器,脫去盔甲,向梁州軍投降。”
余公理率領軍隊投降,蕭夏接受了這支軍隊,并將他們編入自己軍隊,蕭夏依舊保留了余公理和其他將領的勛官,同時封他們為將軍、中郎將不等。
這時,占領洛陽的裴仁基派兒子裴行儼來面見蕭夏,表示愿意將軍隊交給蕭夏。
蕭夏大喜,當即封裴仁基為上大將軍,封裴行儼為上開府儀同三司,任命裴行儼為自己軍中虎賁將軍,執掌一萬騎兵。
裴仁基要投奔自己父親沒有關系,但蕭夏得把裴行儼留在自己身邊,這可是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