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登基
蕭夏趕回總管府,剛坐下,劉文靜便進來道:“剛剛收到太原傳來的鴿信!”
蕭夏精神一振,連忙接過鴿信,這份鴿信他期待已久,打開信細看,果然是他想要的情報,漢王楊諒的軍隊已達二十余萬,光募兵就有八萬,其他則是府兵。
這讓蕭夏倒吸一口冷氣,這么快就擁有二十余萬大軍,如果加上保國會的軍隊,那他的軍隊豈不是達到三十萬嗎?
劉文靜看出蕭夏的吃驚,他捋須笑道:“總管也不必驚訝,這里面其實有水分。”
“怎么說?”
“因為漢王出任并魏大都督,也就是河東和河北,這里面府兵大概有十五六萬,但這些府兵會背叛朝廷支持他造反嗎?我看未必,朔州都督楊義臣和幽州總管李景會支持他嗎?根本不可能,這兩人手中的軍隊就有七八萬了。
所以楊諒真正能控制的軍隊最多也就十萬左右,這里面包括他的八萬募兵和太原府的兩萬府兵,僅此而已。”
“但先生不要忘記保國會,他們會以支持漢王的名義趁機起兵造反。”
劉文靜點點頭,“總管說得沒錯,保國會是一個很大的隱患,這次單雄信在東平郡發起英雄盟,就說明保國會要染指中原,楊諒倒未必會攻打我們,但保國會一定會,如果卑職沒有猜錯的話,一旦保國會造反,朝廷很可能會讓我們去剿滅保國會。”
蕭夏笑道:“這時是好事,我求之不得。”
兩人正說著,外面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緊接著有人大喊:“長安八百里加急快報!”
蕭夏連忙走到總管官衙前,只見幾名帶孝士兵,蕭夏驚愕道:“怎么回事?”
士兵伏在地上泣道:“啟稟總管,圣上圣上駕崩了!”
“啊!”蕭夏也呆住了,皇祖父去了,他忽然鼻子一酸,眼淚竟奪眶而出。
蕭夏情緒十分低落,一直對他關愛有加的皇祖父去世了,他最大的靠山沒有了,從此他只能靠自己。
想到祖父對自己說過的話,那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
“你可以做棋手,在朕的心里,你就是皇太孫,但你得靠自己去爭取。”
“朕已經看透了,只有你才能繼承朕的大隋江山,連你父親都不行!”
蕭夏心中一陣難過,他忍不住再一次潸然淚下。
這時,長史周墨、錄事參軍趙廣才、梁郡長史崔長逸以及幾名幕僚都在房間內。
周墨勸道:“天子是天下人的君父,他不幸駕崩,所有人都應該悼念他,請總管下令吧!”
蕭夏點點頭道:“去傳我的命令,梁郡、滎陽郡和東郡所有郡縣百姓皆舉哀!”
天子駕崩的消息傳來,各地官民都十分悲痛,天子楊堅統一天下,消除了戰亂,輕徭薄賦,使國家財富迅猛增長,人口滋生,超過了五千萬人,這是歷史上人口的最高峰,就連整個唐朝也沒有能達到這個峰值,一直到北宋才超過。
家家戶戶都掛起了白幡,全民哀悼天子。
不光是蕭夏的轄地,江南、江淮、中原、河北、河東、荊襄、巴蜀、隴右、河西等等,天下各地都為天子舉哀。
但與此同時,太子楊勇登基皇帝位,尊先帝廟號為隋高祖,謚號文皇帝,葬于泰陵,同時立太子妃元氏為皇后,云昭訓封為貴妃,赦免長子楊儼,準其回京,封為寧王。
次子楊裕封為楚王,三子楊筠封齊王、四子楊嶷封魏王……
楊勇隨即宣布天下大赦,改年號為永昌,仁壽五-->>年改為永昌元年。
(請)
新帝登基
但楊勇登基僅僅半個月,便以祭奠父皇的名義,下旨招晉王、秦王、蜀王、漢王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