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魏征
次日一早,蕭夏召集所有官員宣布,劉煥畏罪自殺,他將暫時兼任司馬一職,財權由他掌控。
蕭夏又讓周墨繼續調查劉煥貪腐事宜,查清后再一并向朝廷匯報。
周墨也明白蕭夏的意思,查案只是借口,他壓根就不想向朝廷匯報,自己來掌控財權。
不過這也符合周墨的利益,一旦新總管直接掌控財權,行政權他就會放開,自己也算是獲利者。
那么這個案子就會無限漫長地調查下去,能拖則拖。
蕭夏實際上哪有精力做司馬,他只是名義上兼任,實際上是把財權給了幕僚劉文靜,劉文靜才是真正掌握了財權。
這就是幕僚的作用,當一個主官兼任很多職務時,幕僚就會頂上去,實權掌握在幕僚手中。
下午,劉文靜把一份財產清冊交給了蕭夏,蕭夏這才終于看到了梁州總管府的家底。
糧食二十五萬石,錢十七萬貫,黑豆和草料三十萬擔,戰馬四千余匹,騾驢八萬頭,羊二十萬只,大車三千五百輛,船一千二百艘,然后還有軍田一萬三千頃,分布各地的各類房宅四百六十座,民房兩千多間,還倉庫、軍營、碼頭等等。
另外,倉庫里還有兵甲、弓弩箭矢、盾牌、鑼鼓、帳篷,旗幟、布匹、生鐵、銅錠、木材、藥材等等各種物資不計其數。
所以是財產清冊,而不是清單,實在是各種物資太多,光鹽就有十幾萬斤。
蕭夏關心的是稅賦,他每個月要支付募兵一萬八千貫的俸祿,這是雷打不動的支付,倉庫的銅錢只夠支撐十月,太少了。
他眉頭一皺問道:“十七萬貫錢是結余的錢,還是今年的錢已經劃撥過來了?”
“回稟的總管,今年的錢剛剛劃撥過來。”
蕭夏一陣頭大,錢居然已經劃撥了,他想了想問道:“給朝廷的錢糧還在中轉倉嗎?”
“還在!”
“有多少?”
“大概四十萬貫左右,糧食六十萬石。”
蕭夏當即道:“把它們全部扣下來。”
劉文靜嚇一跳,“總管,這可以嗎?”
“我和太子達成過協議,我們襲擊漢王莊園的戰利品被安城王楊筠搶走了,太子答應把梁州三郡去年的稅賦給我們,作為我們損失的補償,另外,他也答應六千人的軍俸由總管府負擔,現在需要他兌現承諾,有什么不可以?”
劉文靜想了想道:“我們扣下稅賦不符合法理,目前太子很難說服朝廷,我們可以盡量拖延轉運稅賦,卑職建議把六千軍轉為總管府的募兵,至少名義上要歸屬于總管府,這樣就有了借口。
然后總管向兵部提出募兵申請,再向朝廷提交一個追加軍俸撥付申請,至少就能爭取兩三個月的時間,我們就能冠冕堂皇拖延稅賦轉運,拖到太子登基,事情就好辦了。”
蕭夏點點頭,“這個辦法不錯,你來寫募兵申請和追加軍俸申請,我簽字遞交兵部,然后我再給太子寫一封信。”
劉文靜又道:“還有一件事,就是總管現在的幕僚太少,不管是總管府,還是募兵營都需要文吏,缺口達三十人,卑職建議再招募一批幕僚。”
這也是需重點解決的問題,蕭夏當即答應了。
劉文靜匆匆去了,蕭夏在官房內來回踱步,干掉了劉煥,只是保證他拿到財權,但軍隊他還沒有能完全控制在手中,兩萬軍隊太分散,必須把軍隊集中起來。
歷史上,天子剛剛駕崩楊諒就起兵造反,為什么造反,實際上就是被削藩。
現在太子把所有反對勢力打發去地方也是為了順利登基,一旦他成功登基,那必然也會進行削藩,秦王楊俊和漢王楊諒首當其沖,自己還有利用價值,自己和父親會放在下一步削藩。
當前需要加強情報,掌握長安和太原的隨時動向。
不過現在當務之急是要把軍隊集中起來,自己牢牢控制在手中。
辦法當然有,就像帝王集權的手段一樣,遷都。
蕭夏也在考慮遷徙總管府了,把-->>總管遷到宋城,所有軍隊以集訓的名義也一起遷徙過去。
(請)
道士魏征
他的理由當然很充分,他可是兼任梁郡刺史,當然要坐鎮宋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