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總管(下)
五天后,蕭夏率領六千大軍抵達了梁郡陳留縣。
長史周墨、司馬劉煥和錄事參軍趙廣才率領數十名官員到城外迎接新總管的到來。
有了劉文靜的先期協調,很多事情都變得十分便利,首先是軍營已經準備好,糧食補給也已到位。
六千軍隊進駐了軍營,蕭夏則在眾人簇擁下來到總管府,周墨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就職儀式,蕭夏正式就任梁州總管之職。
梁州總管下轄滎陽郡、梁郡和東郡,這一帶是府兵密集之地,有近二十個將軍府,府兵共計兩萬人,加上蕭夏帶來的六千私兵,那就是兩萬六千人。
府兵制是隋唐特有的軍制,朝廷授予士兵土地,免賦稅,士兵平時為農,閑時為兵,集中進行訓練,或者進京進行宿衛。
府兵平時沒有軍俸,朝廷給你土地了,還免稅賦,當然不可能再給軍俸,不僅沒有俸祿,弓箭、戰刀等輕兵器還得自備,而且服役時間很漫長,十七八歲加入府兵,到老了才能退出府兵,土地給了兒子,兒子繼續當府兵。
也就是說,你要拿朝廷的土地,就得終身服兵役為代價,一年三百六十天,基本上就是半農半兵。
府兵其實就是為土地而服兵役,一旦土地被兼并,沒有了土地這個根基,那么府兵就不復存在,所以中唐后,府兵制度基本上沒有了,轉成了募兵制度,節度使從此真正掌控了軍隊。
雖然天子楊堅廢除了部曲制,不允許權貴世家擁有私兵,但任何事情都有例外,他不允許其他人擁有私兵,但對自己的兒子卻很寬容,允許自己的兒子擁有少量家兵。
而蕭夏帶來的六千人便是漢王楊諒招募的私軍,士兵來源主要是關中各縣的無業流民。
私軍和府兵最大的區別就是,私軍有俸祿無土地,府兵有土地無俸祿,其次,府兵是被土地固定住的,土地在哪里,士兵就在哪里,而募兵是跟隨主人,主人去哪里,他們就會跟到哪里?
雖然募兵有俸祿,但府兵也并不羨慕,他們有土地,土地每年的產出和免稅,收入不比募兵低。
而且募兵結束兵役,就什么都沒有了,但府兵的土地還一直存在,還能傳給子孫,這才是最重要的。
蕭夏就任總管后,
梁州總管(下)
周墨連忙笑道:“原來總管還有御史中丞頭銜,那事情就好辦多了,前任侯莫陳總管沒有御史頭銜,所以每次都要向御史臺提出監察,非常被動,有了監察權,對地方得控制會更強一些。”
蕭夏點點頭,“除了監察官員外,總管還有哪些政務權力?”“還有每半年對郡縣施政進行考核,刺史不光對朝廷進行述職,也要對總管府進行述職,屬于雙重管理,其次如果出現災害,總管府有權下令開倉賑災,還有地方治安、礦產管理、監督春耕秋收、清點庫存、河道疏浚、剿匪、監察地方科舉等等,都是總管府的權力。”
“目前有什么難處嗎?”蕭夏又問道。
“啟稟總管,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總管府管得太細,削弱了刺史的權力,讓地方刺史不滿,還有就是利益有沖突。”
“哪方面的利益有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