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不由好奇問道:“師父,這四個字是什么意思呀?”
師父侃侃而談:“兵道伐謀,意指用兵之道,在于運用符合自然規律的謀略,而非單純依靠武力。”
“這四個字,蘊含著深邃的智慧與處世哲學。它倡導在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境遇時,要以理性且有策略的方式應對。”
“當你遭遇他人的惡意欺凌,若只是一味地退縮忍讓,惡意便可能會變本加厲。”
“兵道伐謀告訴我們,遇到這種情況,不要盲目沖動的反擊,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看清對方弱點后精準出手。”
“當他人給予我們善意與幫助時,就要體現出一種感恩與回饋。這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報答,更是一種精神層面的回應。”
“簡單來說,就是你欺負我,我就會讓你知道后果。你辜負我,我就讓你知道什么叫后悔。你對我好,我就讓你知道什么叫值得。”
“我本無相,亦有萬相。我是何相,取決于你。”
“見惡更惡,惡則轉善,見善更善,禮尚往來。刀法術器,皆為手段。”
“所以,在面對善良之人時,我們展現出溫和友善的一面;而面對心懷惡意者,我們也能變得堅毅果敢。”
“正所謂道法自然,隨境而變。無相無為,謀動篤遠。”
今天師父顯然是很高興,又喝了點酒,絲毫不顧及我們還在飯店,直接把這些大段的思想理論教給了我。
旁邊桌子的人有些好奇,紛紛轉頭來看,但他們應該也聽不懂,從眼神里就能看出來,一個個都是“不明覺厲”。
我忍不住壓低聲音,對師父說:“師父,法不傳六耳,你小點聲吧……”
師父呵呵笑道:“怕什么,這些俗人又豈會懂得我道家妙論,無妨!”
看起來他是真的有點喝多了,我搖了搖酒瓶,第一瓶早已經空了,第二瓶也喝了一半,桌子上的菜也吃的差不多了。
于是我就站起身,對師父說:“咱們也吃的差不多了,有什么話回廟里再說。”
師父意猶未盡,對我說道:“你等一會,我還沒說完……”
我拉著他就走,勸道:“師父該走了,你聽話,乖……”
師父被我拉起來,也只好跟著我往外走,于是我們來到前臺結賬,剛想要離開,就見門外走進來幾個人。
這幾個人都是穿的便衣,其中幾個男人都是四五十歲,還有一個中年女人,后面跟著的是一個十八九歲的小姑娘,戴著眼鏡,看起來也像是個考生。
師父瞥了這幾個人一眼,鼻子里微哼一聲,對我說道:“你看見了沒,帶頭的那個,咱們縣道協的會長,全真高道,楊理權。”
我掃了一眼,那人果然是蓄發留須,看著道貌岸然。
今天是高考結束的日子,人們聚集狀元樓大多是帶著家人孩子來的,楊理權是一個道士,他來這里干什么?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