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宮”軍事空間站接入全軍戰術數據鏈,與航母戰斗群、空軍戰斗機群、洲際導彈等實現互通后,彭林再次帶頭鼓起掌聲!
“天宮”軍事空間站目前雖然沒有直接對地面目標發起打擊的能力,但是卻能通過實時全球監控、高精度目標指引、抗干擾通信三大核心能力,顯著提升了龍國海空核力量的作戰效能與威懾力!
以龍國即將服役的轟-20戰略轟炸機為例,“天宮”軍事空間站的軍用級雷達與紅外傳感器可直接鎖定五角大樓航空打擊群的坐標!
并通過量子加密數據鏈將目標信息實時傳輸至轟-20隱身戰略轟炸機的戰術終端!
這樣,轟-20隱身戰略轟炸機便可攜帶空射版鷹擊-21反艦導彈對太平洋上的五角大樓航母打擊群等海上移動目標發起精確打擊!
不然的話,以太平洋的廣闊,普通的軍事衛星或其他偵察手段,是很難直接將一支航母打擊群牢牢鎖定的!
而“天宮”軍事空間站內的精密偵察設備卻可以在航天員的操控下,一直牢牢鎖定和監控五角大樓航母打擊群的一舉一動!
對于龍國自身的航空母艦而,“天宮”軍事空間站則就相當于一顆“天眼”!
在“遼神號”等航母戰斗群前出作戰時,其軍用陀螺儀和天基偵察系統可全天候監控自家航母戰斗群周邊2000公里范圍內的威脅,如敵方岸基導彈發射車、潛艇動向等等,并通過數據鏈同步至航母指揮中心!
如此一來,便可以極大程度的保障自家航母打擊群的安全!
畢竟在龍國想方設法的打擊漂亮國航母戰斗群的同時,對方肯定也在制定一系列針對龍國航空母艦的作戰計劃!
雙方不僅要比較誰能打擊到對方的航空母艦,更要提升自己航母戰斗群的防空能力!
而在這種時候,“先敵發現”的重要性便要體現出來了!
五角大樓“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裝備的宙斯盾作戰系統以及標準系列防空導彈在性能上和龍國的“海紅旗-9”防空導彈性能差距不大!
雙方的艦載防空導彈系統都是當前全球最先進的!
所以真正能夠讓兩者防空體系拉開差距的,便是不同的作戰體系!
如果“天宮”軍事空間站可以提前預警敵方的核潛艇、導彈發射、艦載機起飛等等,那么“遼神號”航母打擊群在防控攔截上,便可以占盡先機!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空間站作為“太空中樞”,整合了天基偵察、電子戰、數據中繼等功能,使殲-35、航母、核潛艇、導彈部隊形成“太空-海洋-陸地”一體化作戰網絡!
這將是遙遙領先于全球其他國家的作戰體系!
““天宮”軍事空間站現在具備機械臂捕捉敵方衛星的能力?”
徐永軍元帥目視著大屏幕,然后向彭林問道。
因為就在兩年前,曾經漂亮國航天飛機捕捉軍事衛星的畫面,至今讓他心有余悸!
同時那也是讓龍國軍方下定決心要發展軍事空間站的原因所在!
“自然可以!”
“除了捕捉和破壞敵方衛星外,航天員還能執行艙外維修任務,保障我方的太空資產安全!”
“并且預計在三個月后向“天宮”軍事空間站運輸第一波宇航員補給物資的時候,我們還會將最新研發的太空版高功率微波與激光武器發射上去!”
“以驗證在太空中對衛星、洲際彈道導彈的攔截能力……”
彭林毫不猶豫的回答說道。
隨后,他開始詢問三名航天員的身體狀況,在確認三位航天員身體健康,并且從發射階段的過載反應中恢復過來后,彭林下達了一項關鍵指令!
他站在西北衛星發射中心指揮大廳的主控臺前,目光如炬地盯著大屏幕上實時傳回的空間站艙外畫面,沉聲道:
“啟動“獵星”預案,對預定軌道上的廢棄“風云-7號”衛星實施模擬捕獲演練!”
彭林的指令通過量子加密頻道瞬間傳至太空!
航天員指令長王巖立即做出回應:
““天宮”收到,開始執行捕獲程序!”
隨后,空間站軍用雷達陣列啟動高頻掃描,瞬間鎖定300公里外的一顆廢棄“風云-7號”氣象衛星!
這是龍國在八十年代初發射的一顆氣象衛星,其使用年限只有3年左右,早已廢棄!
并且在太空軌道上飄了好幾年了!
不過由于其距離“天宮”軍事空間站的軌道距離比較近,所以便被選定為“靶星”!
“獵星”行動預案啟動后,“風云-7號”氣象衛星的軌道參數與實時位置在地面總指揮中心操控下,被投射到“天-->>宮”軍事空間站艙內屏幕上!
空間站內,指令長王巖迅速鎖定控制面板上的軌道參數!
艙外攝像機顯示,地球弧線在400公里外的黑暗中泛著幽藍光暈!
“啟動變軌引擎,傾角修正0.78度!”
“天宮”軍事空間站側壁的離子推進器噴出淡紫色羽流,空間站如巨鳥般緩緩偏轉,太陽能帆板反射的陽光在艙體上劃出流動的光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