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放心,回去就交到村里!”
一千多塊錢可不是個小數目,萬一要是丟了的話,那可了不得。
“你要的咸菜都給裝車上了,一人一壇子,你小子,真張得開嘴!”
何長貴腌的咸菜可不光是芥菜疙瘩,里面還有黃瓜,辣椒,洋姜……
比之市面上賣的醬菜也不差了。
孫福滿一開口就送出去三壇子,剛剛何長貴拿的時候,那心疼的模樣,肉眼可見。
“行了,多的我也就不交代了,老三,往后家里有事,多和天明商量,這小子有主意!”
李學工聞笑道:“大哥,這還用你說啊,往后家里的事,就讓天明做主了。”
“還有天明的婚事,你跟弟妹她們說,千萬上點兒心,孩子歲數到了,得抓點兒緊!”
“知道,知道!”
李學工說著,已經跳上了車,李天立打了個招呼,也坐了上去,自行車放在馬車上,這下回去的路上也能輕松些。
來的時候,騎了一路,也就是個年輕小伙子,換個歲數大的,早就累趴下了。
“大伯,我們走了,那個事……您想著和領導說說!”
李學軍點點頭,應承道:“記下了。”
揮手作別,三人踏上了返程的路。
剛出城,李學工就把馬鞭給了李天立,跳下來上了拖拉機。
“臨走的時候,和你大伯說的是啥事啊?”
這事用不著瞞著三叔,到時候,要是真能辦成,肯定得先緊著自家人。
“廠里在蓋專家宿舍,可又沒人,我就想著,要是能把這活給包下來的話,多少都能賺一點兒。”
啥?
賣魚這條路子剛成,李天明就惦記上了幫鋼鐵廠蓋房。
這孩子的心咋這么野呢。
“人家能交給咱莊稼漢干這活?”
“咋不能?村里誰家蓋房,三叔,你也沒少去幫忙,這活又不難,咋不能干?”
“咱農村的土坯房,能和城里的房一樣嗎?活要是干不好,到時候,你大伯也得跟著受連累!”
李學工的膽量還是太小了,不過這也并不奇怪,這個年代,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如此。
早就習慣了在自己習慣了的舒適圈子里過活,就算日子過得艱難些,咬咬牙也就挺過去了。
誰要是當真能闖出一條新路,那可了不得。
“你真打算干?”
“賺錢的路子就擺在那兒了,憑啥不干?”
李學工聽了,也就沒再勸,他知道,這個侄子有主意,不是他能比的。
“你打算咋干?”
“肯定得先緊著咱們自己家里人,到時候,真要是成了,我就把天生,天會都帶上。”
“地里的活……”
“干這事肯定要等農閑的時候,在家待著也是待著,不如出去賺點兒錢!”
農民在農閑的時候外出務工,其實一直都有,即便是特殊年代,也沒有人管這些事。
還衍生出了一個新名詞,叫做搞副業。
只不過知道的人少,再加上也不知道咋攬活,所以村里有人聽說過,卻從來沒人干過。
“你心里盤算好了就行,這事我也不懂,都聽你的。”
天黑前,終于趕回了村里。
吃完飯,正三五成群湊在一起閑聊的鄉親們,看到李天明居然開了一輛拖拉機回來,立刻都圍了上來。
“天明,這拖拉機哪來的?”
“這可是好東西啊!”
“天明,你啥時候會擺弄這東西了?”
眼瞅著人越聚越多,李天明忙道。
“叔,嬸子,大娘,有啥話咱回頭再說,我們先把車開到村支部去。”
李學工也幫著驅散了人群,好不容易才把車開進村支部大院。
“可算是回來了,天明,這拖拉機……”
李學慶一直在村支部等著,看到李天明開回來一輛拖拉機,也吃了一驚。
“學慶叔,咱進屋說!”
村支部院里,此刻擠進來一幫人,都是來看熱鬧的。
李學慶點點頭,帶著李天明和李學工進了屋,留李天立在門口守著,順便應付那些鄉親。
“都在這兒了!”
李學工從口袋里掏出了一沓錢,往桌子上一拍,感覺一輩子都沒這么痛快過。
“這……都是賣魚的錢?”
李學慶伸手想摸,卻又縮了回來。
作為村主任,每年分紅的錢都從他的手上過,比這多的錢,他也曾見過,可這筆錢不一樣,這是村里額外的收入。
“天明,我替村里的老老少少,謝謝你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