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一對多
外行人只知道芯片,聽到微處理器都蒙了。
可是專家上來就問這個,也是想看看程時對電子和計算機這一行到底懂多少。
微處理器是一種高度集成的數字芯片,是計算機系統的核心。它負責執行指令、處理數據。它通常cpu為核心(包含運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還可能包含其他輔助模塊。
程時說:“用海城無線電十四廠生產的djs-052或中科院計算所研發的hc6800微處理器。”
專家一愣,皺眉:“這兩樣恐怕都還沒法達到通用cpu這么的強大功能。”
程時:“嗯,所以要通過多處理器并行架構提升計算能力。比如主處理器和協處理器分工處理不同任務。機床核心控制模塊,比如運算量大的插補運算、伺服控制,可以由航天部門開發門陣列芯片,減少對通用cpu的依賴。”
有人冷笑:“你小子口氣還真不小。讓航天部為你開發門陣列芯片。”
程時說:“其實也不能說,是為我開發。這個門陣列芯片在軍工上應用范圍比較廣,具有設計靈活、可重構等特點。研制成功以后可以用在雷達系統的信號處理和波束形成,通信系統的加密解密和協議處理。以及導航系統、武器裝備控制系統、電子對抗系統等等上面。”
下面的幾個專家已經開始低聲議論了。
程時等他們說完,才說:“其實我的邏輯很簡單。諸位都是領域專家,我一說,大家肯定能明白。西方的研究思路是通用化。在我們的通用化設計跟他們存在代差,但是專業化設計的差距并沒有那么大。那我們就先做好專用化設計,放棄通用計算能力、強化實時控制。來滿足現階段的航空航天、兵器工業,機械電子等領域的關鍵需求。”
“等到我們專業化設計都做好了,再想辦法整合起來。這就是‘需求牽引、體系突破’。”
“我知道做起來,遠比說起來難。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先要把上下游產業鏈整合做好。這一次我能做出陶瓷混合軸承,就是鋼鐵廠、化工廠、瓷器廠、鋁業廠和機械廠等六七個大型國企一起合作的結果。”
上一次程時喊大家合作的時候,還是搞
又一次一對多
專家:“小伙子,光給我戴高帽子沒有用,要解決實際問題。你是不是不知道我們跟他們的差距有多大?”
程時:“略知一二,只是這么多專家在這里,我不好班門弄斧。”
專家:“不用謙虛,你且說。我們都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