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戰!乞活!叛軍之路
蒼茫大地,人間煉獄。
眼下帝國的局面是同時丟了萊茵河和多瑙河,差不多長江黃河兩道大河防線都沒有了。
“帝國殘余的主力部隊被匈人大軍牽制。”
“大日耳曼尼亞的蠻族部落越過萊茵河奪取上下日耳曼尼亞,進逼高盧腹地,他們已經徹底失去了對后世法國地區的掌控。”
前方的岔路口釘著一排木樁。
遠遠望去烏鴉啄食,蠅蟲漫天,全部都是一顆顆被砍下來的頭顱,初步一算有大概數百顆,早就已經面目全非。看五官輪廓有點像是奴隸和隸農,這些年帝國內部叛亂不斷,在帝國財政徹底崩潰后,不得不對底層的百姓進一步壓榨,以至于逼得各地奴隸隸農造反起義。
羅馬護國公-埃提烏斯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名將,但是他在內政方面并無太多的才能,常年都是在邊境的戰場上。
如果歷史不出現太大的偏差,他未來幾年就會被帝國皇帝謀殺了。
一排排的頭顱被刺穿。
這些頭顱釘在道路兩邊跟路燈一樣,一米一個,有兩百多米長,這是斯巴達克斯起義時期留下來的殘酷刑法。羅馬人對待奴隸一直很殘忍,叛亂的奴隸都會被處死,斯巴達克斯起義失敗后,從羅馬至卡普亞的沿途道路上,全部都被釘滿了處死的奴隸,大概有六千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一共四百多顆頭顱,足夠壘起一座京觀,看著這些死不瞑目的人頭,鄧肯才真正感受到這個時代的殘酷。
蠻族入侵是來搶錢搶地搶人的,社會底層的那些賤民是真的活成了豬狗不如。
他們叛亂要死,不叛亂也要死。
“是勃艮
唯戰!乞活!叛軍之路
可軍隊哪里來?
兵源哪里來?
現實畢竟不是游戲,不能像騎砍那樣路過個村莊招募幾個部隊,路過個城市再招募幾個人。
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四個大字——帝國叛軍!
那些帝國社會最底層的邊緣人士,身份各異的帝國賤民,高盧人、凱爾特人、法蘭人、羅馬人、日耳曼蠻族等等,他們的出身有農夫、奴隸、破產者、牧民、罪犯、逃兵等等。
這些人是真正的帝國賤民!
賤得不能再賤民。
他們當中的大部分連身份都沒有,只有在活不下去爆發起義的時候,他們才能擁有一個‘叛軍’的身份。
這些人是鄧肯未來最容易獲得的兵源!
什么帝國?什么蠻族?什么匈人?
眼下只有叛軍才是他最有機會快速崛起的陣營之一。
………………
“前面有情況!”
半空中傳來了烏鴉的嘶鳴聲,鴉后-特莉絲瞬間勒馬,轉頭望向了鄧肯。
不知不覺間,鄧肯已經成為了這支隊伍的領袖。
女巫的偵察范圍更加大,特莉絲似乎可以影響鳥獸,只不過她的偵察必須是大事件,比如說有規模數百人的戰斗,又或者哪里有很多的尸體,才有可能被她發現。如果只是小規模的劫掠強盜,那么幾乎不太可能被女巫提前覺察到。
鄧肯瞬間拿起北地戰弓,集中意識進入維度空間。
上帝視角下。
在他們前進的方向,大概有十來公里的距離,兩支軍隊正在茂密的森林道路兩側交戰。
嚴格來說,也不能算是軍隊。
因為其中的一支部隊,甚至有拿著糞叉的農夫與牧民,他們的裝備極為簡陋,數百人的規模,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拿著還算像樣的武器,但大部分都沒有甲胄,也就是少部分人裝備一些簡陋的皮甲,看起來像是首領的幾人穿戴著羅馬戍邊軍的破舊鱗甲。
另外一支部隊裝備很好,打扮很接近羅馬野戰軍,但明顯屬于私兵,看起來像是帝國內的雇傭軍士,他們武器鎧甲接近正規軍,還配備了弓箭短弩,以數十人的兵力抵御將近十倍的敵人。
當然,敵人大部分都是農夫、隸農和奴隸等,真要是面對如此規模的正規軍,他們早就已經落敗了。
——巴高達人流亡者叛軍!
——帝國私人兵團(莊園護衛)(外籍蠻族雇傭軍)(私募騎士)!
交戰雙方的實力相差非常懸殊。
叛軍的尸體遍布道路兩旁,根本無法攻破前方的車陣,路邊至少有數十具尸體,還有許多中箭受傷的人在哀嚎,他們強攻了幾次都被擊退,明明士氣潰散,但卻依舊沒有撤退,許多人雙目死死地盯著馬車上的糧食物資。
這些叛軍看起來面黃肌瘦,好似長期營養不良,真正能打的就那么幾十個人,大部分人都是炮灰的水平。
帝國稱呼這些賤民為巴高達人,而他們則自稱為‘流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