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魏無極明白得太晚了。
大乾一開始就放出三年平南越的豪壯語,并且頻繁朝著南方調兵。
派出使者跟三師談判,極力拉攏大焱。仿佛要為全力進攻南越做準備。
誰料想,這一切都是煙霧,都是聲東擊西。
大乾一開始的目標,就不是南越,而是占據三吳之地的大焱。
“與其拉攏,不如滅國。”
“好你個顧道,簡直是天馬行空,你怎么能這么干,這誰能反應過來?”
當然,最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大焱面對顧道突然兵臨城下,竟然未做抵抗。
就這樣舉城投降,十五萬人幾日之間解甲歸田。
五日之后。
李渠奉顧道之命,帶人匆匆趕到了姑蘇,接手了大焱的戶部,掌握了大焱的所有田冊和府庫。
至于大焱的玉璽和輿圖,這東西他不能動,要送到朝廷的,他碰了就是找死。
就算是大焱的田冊都是他暫時代管,至于大焱怎么并入大乾,有的朝廷忙了。
看過府庫和賬冊之后,李渠感覺自己掉進了米缸里面,三吳之地富庶甲天下啊!
光是大焱的錢糧,就足夠支撐征伐江南之用了,難怪南越失去三吳,一日不如一日。
李渠沒見到顧道。
他到的時候,顧道已經兵分三路,進攻南越。
第一路,派出所有船只,帶著三萬鎮山卒順著長江出海,繞路南下,到珍珠江之后溯流而上,兵鋒直指百越。
那是南越之南,是魏無極經營二十年的老巢。
第二路,遼東軍兩萬輕騎兵交給竇鼉,聯合白隆的兩萬白狄騎兵,繞城而過直插南野腹部。
他們的戰略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燒殺搶掠,給魏無極制造恐慌。
而顧道率領四萬遼東軍,兩萬鎮山卒,還有炮兵一萬,鐵浮圖一萬,目標直指南定城。
于此同時,他命令鄭克寧兵出紹康。兩人爭取盡早會師南定城下。
陽泉屯兵的魏宗保,同樣收到了顧道的命令,立即率兵出南郡,兵鋒直指向魏無極側翼。
這幾路兵馬一動,雷霆萬鈞地撲向南越。
南定城,斥候的戰報如同雪花一樣,一封接一封地來到魏無極手中。
“命令各部穩住,翻山軍擋住蜀中軍隊,寸土必爭,不要讓他們前進一步。”
“至于鄭克寧,放他過來就是,禁衛軍放手南寧,紫袍軍跟我走,我們去會會顧道。”
“至于那些燒殺搶掠的騎兵,暫時不用管,各地堅壁清野,大冬天的他們能搶什么?”
魏無極沉穩地下令。
他穩住了,軍心就穩住了,他們相信王爺自有化解危機的手段。
但是沒人的時候,魏無極卻臉色難看。
他不怕戰爭,甚至面對如此困境他也不怕,但是寧秀被抓對他的打擊太大了。
寧秀是天選之子,來幫助自己統一天下的,此時她被抓了,難道說氣運離我而去了?
整個大焱,除了維持地方穩定的基礎軍隊,剩下的全都領了軍餉解甲歸田。
“顧公,大焱這些軍隊,解散了可惜了,拿來當輔兵沖鋒也好啊!”
領著兩萬鎮山卒的李敘,勸說顧道。
“不可以。”
顧道直接拒絕。
“大焱這個國家以宗教立國,這些兵看著不錯,但是太不穩定,萬一有變我們就是腹背受敵。”
“再者,大焱是主動歸降,我們要善待安撫人心,取其錢糧為用已經可以了,不要再讓他們流血了。”
顧道的話,從軍事和政治角度說清楚了。
李敘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他是一個將軍,永遠從戰爭的角度考慮。
至于安撫地方什么的,那是朝廷的文官該考慮的事情,將軍只管殺人。
不過現在江南顧道最大,他說什么就是什么。
江南戰云密布,京城暴雪連天。
陰霾的天氣,讓太后愈發的煩躁,尤其是她站在最高樓上往下看,卻看不清道路的時候。
“命令沿途的官員,必須把道路清理出來,要保證京城到江陰,一路暢通。”
“做不到的,自己辭官!”
太后煩躁地說道。
一日不知道江南的情況,她就一日寢食難安,現在宮女太監走路,都不敢大聲。
六部也在沉默。
整個京城的注意力,都在等著南方的消息。
從顧道過江那一刻,消息就不再封鎖,現在大家都知道顧公率軍渡江。
所有人都在等戰果。
只不過顧道過江的消息公開了,卻沒人知道,顧道南下不是進攻南越,而是大焱。
隨著太后一聲令下,雖然大雪漫天,但是清雪的人已經開始行動了。
各地官服全都出動,沿途分段清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