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道收到了裴鋼的來信。
裴鋼帶著兩萬人,駐守在姑蘇城保護顧磊的安全,最近他發現風向有些不對。
大焱跟南越使者來往十分頻繁,起初還光明正大,但是后來竟然刻意瞞著他了。
“末將私下揣測,大焱有事將不利于遼東,否則豈能故意對末將有所隱瞞?”
這是裴鋼在信的末尾,跟顧道說的話。
顧道收好裴鋼的信,提筆給他寫了一封,內容都是一些練兵上的囑咐。
不過在信的末尾,加了不少數字。
他跟裴鋼手中,各有一本同樣的書,這些數字對應書上的頁數和字,就能翻譯出來內容。
這不是什么高明的手段,但是在這個時代,不點破其中的關鍵,絕對沒人知道怎么回事。
密信的內容,是讓裴鋼注意安全,一旦事情有所不對,立即帶著兩萬人護送顧磊北上。
給裴鋼的信送走,顧道又給駐守在江陰的艦隊和駱馳分別寫信。
讓艦隊跟裴鋼保持聯系,隨時準備接應。
再等一等。
送走了信,顧道站在八樓,極目俯視熙熙攘攘的京城,目光遙望更遠的關中。
佛門解決的差不多了,大乾新增四萬戶,增丁幾十萬,這些都是佛門隱匿的。
如今大乾的國力與日俱增,今年如果風調雨順,那就有足夠的力量打一仗。
“再等等……”
顧道呢喃著。
御書房。
“畢竟曾經當過大乾的皇帝,將來史書上要有記載的,以河東王禮藏在皇陵附近吧!”
太后說道。
李重的尸體被送了回來,太后對尸體報以了最大的寬容,給了王的禮儀。
“另外,烏云雅帶著孩子不容易,若是她不想嫁人,就恢復王妃待遇,封她的孩子為河東郡王。”
這件事是禮部的事情,陸端立即奉旨。
“劉監正,關于大焱和南越的事情,跟諸位大人說說,我們也應該有個對策。”
太后捏了捏眉心說道。
劉鐵柱趕緊介紹江南的情況,過了年太后把五十萬兩銀子批給了他。
有了海量的金錢支持,都水監在江南快速打開了舉薦,很多情報就更加精準了。
“據江南的探子來的消息,南越和大焱三師已經談了那三次,尤其是第三次寧秀已經出面。”
這話讓所有人皺眉。
寧秀是魏無極的軍師,地位極其重要,她親自出面,說明談得很深入了。
“大焱建國之后,我們一直沒有正式跟他們談,現在可以派人去談。”
袁琮說道。
大焱建國沒幾年,大乾一直沒有跟對方建立正式的使者往來,就是因為國祚的問題。
大焱是南越的鹽丁造反立國,這件事從道義上說,不能輕易承認。
否則,就是承認反賊立國合法。大乾以中原王朝正統自居,這點逼格還是要有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大焱三師是都水監培養出來開的。大焱的圣主還是顧道的干兒子。
主單位,大乾朝野上下真有點看不上他們。
不過現在也不得不正視了,畢竟現在人家翅膀硬了,能影響大乾的國策了。
“對,跟他們談,不需要談出什么結果,只需要干擾他們和南越的進度就行。”
“拖個一兩年,就無需再拖了。”
高岸說道。
這就是一招陽謀陷阱。
大乾愿意跟大焱建交,對于大焱來說,是提升自己身價的機會,沒有理由會拒絕。
但是一旦兩國建交,那南越那邊必定要懷疑大焱的真心了,畢竟大焱跟大乾關系太密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