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云璋隨時站在太后一邊,而且表現得如此明顯,這讓其他人心中不屑。
為尊者諱大家都懂,顯著你顧云璋忠心了?跟誰會追著這事兒不放似的。
“魏無極若是發瘋來進攻,鄭克寧和李鎮撫擋得住么?是否要增兵?”
禮部尚書溫爾雅問道。
誰的責任無需討論了,現在要怎么處理這事兒?
“若是真的打起來,打多大的規模,國戰么?糧草軍餉是否齊備?”
“從哪里抽調軍隊,誰去指揮,戰斗方略如何?現在都要拿出章程。”
一系列的話問出來,讓氣氛凝重起來。
兵者,兇器也!
戰爭不是鬧著玩的,也不是請客吃飯,一旦打起來要死很多人,好耗費大量的糧餉。
弄不好就會危及江山社稷。
更何況,面對魏無極這樣的對手,誰敢掉以輕心?
偽帝李重就是前車之鑒。
“要打,就雷霆一擊!”
高岸說道。
“臣認為……”
“可以命征南將軍駱馳率江陰兵南下紹康城,正面迎敵,同時出動遼東艦隊騷后方。”
“派使者聯合大焱,威脅南越東線。”
“命陽泉侯魏宗保,派兵入南郡,威脅南越國西線。”
“如此三路合圍,讓魏無極顧此失彼,一戰而覆滅南越和魏無極。”
新任刑部尚書吳文濤,侃侃而談。
但是他藏了一個小心眼。
征南將軍駱馳,雖然是伯爵,但是無論是官職還是資歷都沒有李渠高。
提到蜀軍,他說的是讓魏宗保派兵去南郡,那派出的人,官職定然沒有李渠高。
這就會造成,江南的軍隊,全都歸李渠節制。
加上派使者去大焱,這件事自然是就近,這使者自然也是李渠派。
所以一向不說話的吳文濤,第一次長篇大論,其實是暗戳戳的目的,是讓李渠節制江南。
但是這建議,就一個臆想的扯淡。
就算大焱愿意配合,蜀中派多少兵?
對面可是魏無極,派少了很可能送菜,只能讓蜀軍再次東出南郡。
那就是十多萬軍隊,后面兩三倍于軍隊的民夫和青壯,負責后勤。
將近三四十萬人要動。
一旦三線進攻南越,那就不會是一場試探,必然是一場滅國之戰。
當然也可以故布疑陣,故作疑兵,嚇唬魏無極。
可是萬一,魏無極真當大乾來滅國的,拼盡全力一戰,那才是麻煩。
憑借他的本事,一旦被他把三線中的任何一線打穿,那都是災難性的后果。
打滅國之戰,那戶部和兵部準備好了么?
讓李渠節制幾十萬兵馬,算上民夫青壯,怕是上百萬人在戰場上調動。
百萬人的作戰,戰線分布在江南漫長的戰線上,他李渠指揮得明白么?
鄭克寧也不行。
他參與的最大一次戰爭,是跟著太上皇在隴州擊敗北狄,還只是護架沖鋒。
他們兩個,都不如駱馳更靠譜。
“三線作戰,聽著威風,實際毫無可取之處,很容易被魏無極分割擊破。”
高岸看出這個策略的難處,直接否決。
“況且,大乾沒準備好,猝然發動大戰,不可控的東西太多。”
高岸最后做了總結。
其實吳文濤的建議,太后還是很心動的,聽著就很威風,很有氣勢。
如果真能一戰滅南越,那是陛下和自己的武功,至于大乾沒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