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跪在地上,以頭觸地。
“公爺,末將該死!”
“很有自知之明,你先死一邊跪著去。”
顧道懶得搭理這個廢物,就看一個老太婆,明明是最容易不過的任務,能出事。
“跑了一個太皇太后先不說,這個賊禿怎么也出來了?你是腦袋被驢踢了么?”
“他應該在這里么?”
聽顧道的話,校尉這才反應過來。這覺明也是被看著的對象。
自己怎么把他也帶出來了?
覺明上前,給顧道一禮,然后從懷里掏出一張紙,遞了過去。
石中玉接過來,轉給顧道。
顧道看了一眼,有點被內容給驚到了,太皇太后竟然要挾太上皇臨朝,廢除太后和小皇帝。
“你這賊禿是怎么知道這個計劃?你給太皇太后出的主意?”
顧道盯著覺明問道。
覺明指了指自己的耳朵,示意是自己聽到的。
“你聽到的,那也就是說,有人去找太皇太后密謀此事?”顧道問道。
不過緊接著他反應過來。
“也對,如果沒有外邊的人接應,一只沒毛老母雞怎么能跑得出去?”
“什么時候密謀,密謀的人是什么人?”
面對顧道的疑問,覺明伸出三根手指,表示三天之前,然后掏出一張紙,上面有五短身材那人的畫像。
顧道只是看了一眼,就認出來了。
這個人,就是劉鐵柱拿出的三張畫像之一,那個所謂的玄神醫。
“又是他們……”
“就知道他們在憋一泡大的,原來他們竟然想顛覆大乾的國祚?”
“做他的春秋大夢。”
顧道抖了抖畫像。
“石中玉,去把這畫像送去都水監,把一切都告訴劉監正。”
等石中玉走了之后,顧道盯住了覺明。
“你不是跟太皇太后狼狽為奸么?太皇太后成功,你們佛門豈不成為國教?”
“現在你卻背叛了他?而且你們這些光頭,有沒有一點做人的節操?”
顧道的話一點不客氣。
覺明沒有回答,而是指了指日頭。
示意顧道,時間不多了,此時是不是應該去解決太皇太后的事情了。
“走吧,去見太后!”
顧道一點不著急。
這事情的確很大,但是想法也過于美好。沒有成功的可能。
計劃這件事的人,在政治上就是個新兵蛋子。
就算最好的情況,太皇太后成功帶著太上皇臨朝,頂多是給朝廷造成一場混亂。
因為政變最根本的依仗是軍隊,而京城禁軍掌握在竇慶山手里,他是太后的親弟弟。
逼急了就是一場血洗。
而且太后和小皇帝上位,是得到了所有重臣的支持的,哪有那么容易推翻?
太皇太后此舉,是亂國!
只能引起更多的人反感,更多的人反對。
何況現在已經提前知道了,只要提前做好布置,太皇太后此舉毫無威脅。
顧道去找太后,就是提個醒,讓她從容應對,帶上覺明就是個證人。
御書房。
“什么!”
太后聽顧道說完情況,嘴唇顫抖著,發出不可置信的驚呼。
雙眸之中是壓不住的慌亂,甚至幾次想從椅子上站起來都沒有成功。
這讓顧道覺得奇怪,平日在外人面前,太后從來都表現得從容大度,波瀾不驚。
怎么今天嚇成這樣?
\"母后,兵權在手太皇太后白折騰,只要做好準備,無需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