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伙已經能從飲食和氣候上進行分析了?
這可是明醫才能初窺門徑的東西,只有醫術實力達到一定高度,對身體和疾病的了解足夠深刻,方能有精力和認知上升到考慮到外部環境如何影響身體。
只有深入研究外部環境對人體帶來的影響,才能初步與四診結合,對病情的發展進行判斷。
像顧這樣不依靠四診,直接通過外部環境來診斷,那是只有大明醫才能運用的東西!
顧竟然直接用上了?
還用得如此熟練?
這是什么情況?!
四位監督評委越看越懵,完全想不通一個25歲的年輕人,是怎么將醫術提升到這種高度的!
李濟仁更是暗暗咋舌。
即便是自己親自上手,也根本做不到顧這樣。
這小子怎么會這么猛?
一直待在眾人中盯著監控的柳春風,此刻也是心頭一震,不自覺地坐直身子,一雙眼睛緊緊盯著顧。
他是明醫。
自然會研究外部環境對人體的影響,也很清楚地知道這有多難,他深入研究了好幾年也做不到,顧卻做到了。
“真操蛋,這家伙怎么什么都會?!”
病房里。
在病人期待的眼神下,顧直接提筆開方。
“藥用藿香10g,佩蘭15g,石菖蒲15g,黃連5g,黃芩10g,木通10g,茯苓15g,澤瀉15g,薏苡仁30g,車前子15g,白術15g,蒼術15g,陳皮10g,仙茅15g,補骨脂15g,桑螵蛸15g,覆盆子15g,菟絲子15g,九香蟲5g,蜈蚣2條。”
“7劑,水煎,每日一劑,分三次服用。”
“一周后,換方。”
“藿香10g,佩蘭15g,黃芩10g,茯苓15g,薏苡仁30g,車前子15g,白術15g,蒼術16g,陳皮10g,仙茅15g,補骨脂15g,桑螵蛸15g,五味子15g,陽起石15g,紫石英15g。”
“續服一周,即可痊愈。”
同一時間。
監控室里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又不把脈?
又是直接開方?
李濟仁急忙對著工作人員說道:“放大監控畫面,看藥方!”
工作人員照做。
畫面立刻放大,藥方內容清晰地映入眾人眼中。
“既然是濕熱,自然要清熱利濕。”
云省監督評委李耀光快速將兩個藥方看完,點頭說道:“第一個方子很好,側重清熱利濕、通絡止痛和補腎益精,尤其增加了黃連、木通、澤瀉等清熱利尿藥,以及九香蟲、蜈蚣等蟲類藥。”
“第二個也很好,在第一個藥方基本完成上面功效之后,重溫腎壯陽和固精縮尿,增加了五味子、陽起石、紫石英等溫腎固澀藥。這兩個方子搭配起來,確實很合理。”
“方子是很合理,但重點不是這個。”
閩省監督評委李偉苦笑一聲,說道:“重點是,他推斷出病人一周后需要換方,這可是在沒有把脈沒有四診的情況下直接寫出來的。”
對啊!
他怎么這么自信病人一周后需要換方?
眾人目光凝滯。
他們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顧開的方子上,完全拋開了顧是在沒有四診的情況下開出來的方子。
別說四診。
顧甚至都沒有把脈。
只有把過脈的話,才能將病人的身體情況徹底了解得更清楚。
在不完全了解病人的情況下就開出這種方子?
他真就對自己的望診這么自信?
震驚之余,四位監督評委突然又想到一點,心頭凜然。
不對!
不是這樣的!
就算通過把脈了解了病人的身體情況,也要提前斷定病人喝藥之后,身體情況會如何發展,才能判斷需不需要換方。
也就是說,顧已經提前預判了病人喝藥后的身體情況?
而且還提前了整整一周?
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對病人的身體有足夠深入的了解,其次要對自己藥方的療效有足夠的了解!
這兩點,無論哪一點都不是能輕易做到的,甚至就連普通的大明醫都做不到!
一時間。
整個監控室都陷入詭異的沉默。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