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說各打五十大板,那就更不可取了,因為這樣不光解決不了糾紛,反倒還平白給周家、給郡國埋下了隱患。
    也正因如此,周曦越先是專門設立了國史院,并在各道、縣、鎮設史館,以記錄各地要事,從而便于判決追根溯源;后設立明解院,以調解諸多雜碎瑣事,更能輔助各地官吏判案。
    雖然這兩項投入的財力人力絲毫不遜教化政令多少,讓鎮南郡國的負擔不斷增大,國庫都日漸空虛,但帶來的效果也是極為顯著,直接就將糾紛化去了九成,至于那最后一成,毫無疑問就必然是有勢力在背后推動,只怕極難揪出來罷了。
    明玉都左市衙府
    衙役列行,高堂立官,下方則跪著兩個憨厚老實的中年漢子,正嗚呼哀嚎,好不凄慘。
    “大人,還請您為小人做主啊。”
    其中一人趴在地上悲聲大喊著,“二十三年前,小人老父病衰,留有銀兩二十一、良田十五畝給我兄弟二人,這本該就平分才對。”
    “但他竟用老父遺誆我,獨占了十畝地和十五兩,騙了我整整二十三年啊!”
    說著,其悲憤痛哭,指著身側漢子痛罵,更從懷中小心翼翼掏出一張泛黃生斑的破爛紙條。
    “若不是我發現老父遺囑,只怕到死都不知道這件事啊!”
    另一人立馬嗚呼高喊,“大人冤枉啊,俺老父目不識丁,又怎可能寫遺囑,俺弟就是被人騙了啊。”
    “你放屁,你就是吞了我的那份!”
    兩人不斷叫罵著,臺上縣官也是愁眉難展,只能派人去調兩人同村老人來了解情況。
    而在高堂之后,一夫子模樣的中年男子正伏于案桌前,攥筆書寫卷冊,其正是鎮南郡國教諭周文浙;而在身側則安坐著一粉嫩可愛的孩童,正透過小窗望著堂內吵鬧。
    “爹爹,他們為什么吵啊?”
    “因為沒有準秤,難定這天下事。”
    “準秤?是稱糕點的秤砣嘛?”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