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玉石道相關的功法秘-->>卷呢?如今集到多少了。”
    “玉石道所修者甚少,哪怕是京城也沒有多少相關傳承,情況只怕不容樂觀。”
    聽到這句話,周玄崖臉上也不由露出失望神色,卻只能無奈嘆息。
    隨著周家成就大勢力,實力日益壯盛強大,見識更是不斷拔高,有些秘聞自然也得以知曉,而這其中,就更以功法傳承為重。
    世間對功法的劃分,一直都極為粗略,如只淺顯搬弄靈氣者,就是啟靈法門;可煉化天地氣,為道行所望者,便是煉氣法門;若是再高深一些,可煉寶物以成道參者,那就是所謂的化基法門。
    而這其中,也就根據法門的高深薄淺,再劃分個上中下罷了。
    至于玄丹法,劃分就更是簡略的很,只要能修成三則屬性相近相融的道參,并且直指某一道則,就可稱之為玄丹修行法;周家如今的四門功法,就皆是如此。
    而這樣的劃分,其實也沒錯,畢竟玄丹法已直指天地道則,本就很難再精進。
    但正所謂,天不絕橫才,術亦無止境。
    修士在練習四藝時,往往會根據情況不同,或自身有異,而開創特殊的秘術,如六爐合煉之術,如天地鼎爐之法等等,以此來增大煉制可能,或是拔高自身造詣。
    同理,那些大勢力為了拔高自家法門求道的可能,也會耗費大量歲月,根據自家法門所成道參,從而開創出配套的秘法,以此來增大底蘊。
    雖然這樣做,會極大地加重修行負擔,說是多修一倍時間都不為過,非資質卓越者不可修;但只要真的修成配套的三則秘法,那就相當于平白多出一則半道參,求道希望可以說是大大拔高,這如何不為之激動若狂。
    只是,想要開創配套秘法,不僅需要對此道掌握頗深,也即是非真君不可,而且還要耗費漫長時間去推演,動輒就是數百年;所以除了那些傳承悠久的大勢力可能有相關傳承外,其他勢力莫說是修了,就連秘法一詞都無從知曉。
    周平求證玄丹境時,就在這方面吃了大虧,只是簡單修成了三道參,就去莽撞求道,若不是丁火相連續命,只怕早已身死道消了。
    而現在,既然知道了其中秘聞,那他自然是從中開拓,好讓后世子孫不用再受這般苦楚。
    也正是如此,其才會開創《玉真七玄》這等秘法。
    雖然當下的《玉真七玄》還算不上通靈玉相配秘術,卻也已然有了相輔相成的趨勢,只要持之以恒,未來亦可成也。
    如果說,三道參三秘法是最上等的玄丹修行法,那現在的《玉真玄元法》就尚在三道參一秘法的門檻徘徊,只能算是中下等之流;至于《九霄驚雷法》、《厚澤玄土法》、《青蒼茵木經》以及生道的兩門功法,那就更是玄丹法中的下等。
    周家上下也是知道其中重要,所以才會這般廣泛收集同道法門,再由周嘉瑛等人推演,不說推出多高深的真諦來,就算只是靈光一現的好想法,那說不定也能幫自家老祖省去幾十年的苦想。
    “多派些人手出去,把城中能收到的法門統統都買回來。”
    “只要能壯盛傳承,那耗費再多的靈石寶物亦不足惜。”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