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這畫能值多少錢啊?”
就在孫連達感嘆不已的時候,胖子那不和諧的聲音又響了起來,讓胖子從國寶的角度去詮釋文物的價值,那實在是太難了點,對于他而,那紅彤彤的鈔票才是最實在的。
“我……我說你小子能不能別提錢啊!”
孫連達那么好的脾氣,這次也被胖子給搞得一臉無語了,瞪了胖子好一會,開口說道:“這是國寶,你懂不懂,這幅畫的出現,是清代藝術品的一個重大發現,是極具文物研究價值的,你小子懂不懂啊?!”
歷史上記載的清雍正行樂圖,一共是四幅十三冊,有些是出自郎世寧之手,有些則是當時的宮廷畫家所畫,這些畫代表了當年宮廷畫家的最高藝術水平,一直都是后人研究的對象。
但是誰也不知道,在圓明園里居然還藏了一幅雍正皇帝的《行樂圖》,這幅畫的出現,不僅刷新了《行樂圖》存世的數量,而且還會令人浮想聯翩,在圓明園流失的那高達百萬的物件中,究竟還有多少未被世人所知的珍貴文物。
“不懂……”胖子干脆利索的回了兩個字,接著說道:“我就想知道,這畫和三炮的那個瓷瓶,到底哪個更值錢!”
“都是國寶,這……這能是用錢來衡量的嗎?”
孫連達真的有些生氣了,他這輩子不和古董商來往的原因,就是對方身上的銅臭氣太重了,只要談到錢,他們甚至能把自己祖宗墳里的東西給扒出來賣掉,就和現在面前的這個小胖子差不多。
“老哥,別生氣,這小子壓根就分不清古玩和文物之間的區別……”看到孫連達氣呼呼的樣子,余宣拍了拍他的肩膀。
“余老,這古玩不就是文物嗎?有什么區別?”
三炮開口問道,三炮在古玩市場也廝混一段時間了,他知道,只要不是私自出土的東西,都可以在市場流通買賣,這些東西即是古玩,也可以被稱之為文物的。
“那你們這些人干嘛叫古玩商人或者是古玩販子?怎么不叫文物商人和文物販子呢?”余宣聞翻了個白眼,說道:“文物的范疇要更加廣泛一些,很多文物是不能買賣的,老師我今兒就給你們上一課……”
聽到余宣的話,方逸不由豎起了耳朵,他雖然一直跟著兩位老師學習古玩知識,但是對于古玩和文物的區分,也是不甚了解,方逸只知道有些文物是禁止買賣流通的。
聽著余宣的講解,方逸等人臉上不時露出了恍然的神色,余宣講的東西深入淺出,就連胖子這不學無術的人也是能聽明白的。
古玩和文物之間的區別其實是古已有之,民間收藏雅玩暫且不論,拿皇宮內苑的收藏來說,本來就有兩者的明顯區別。
皇上后妃自己喜愛的骨董字畫之類的物件,自然屬于今天所說的古玩的范疇,但這些同樣也能歸類于文物的范疇之中,不過文物不僅限于這些東西。
像是皇史晟存檔的歷史檔案、證物遺跡,就是現在所說的文物,而人們出去旅游,經常會看到一些名勝古跡的入口處寫有國家保護文物的字樣,這些名勝古跡就是文物,它們是無法進行買賣的。
另外一個區別就是,古玩首先看重的是它的玩賞性,突出了一個“玩”字,其價值還在于一個“古”字,也就是具有一定的時間磨礪和收藏價值。
很多歷史上曾經大量流行、出產過的工藝品,像是陶瓷、珠寶、器具等,這些工藝品并不能夠代表整個歷史或具有特殊歷史價值,也并非證明某歷史名人的經歷生活,也不能代表歷史中的藝術、工藝、科技的典型成就。
就像是胖子他們村里祠堂中用以祭祖的瓷碗,三炮他祖奶奶年輕時用過的煙槍,瑣瑣碎碎,雖無出奇卻也溫潤雅致,這些顯然很難與文物牽上什么瓜蔓,但它們卻是可以被稱之為古玩。
至于古玩又被稱之為古董中的“董”字,其實就是“懂”,收藏者、玩賞者需要一定的辨識鑒賞能力,或者見于玩中獲得、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古玩和古董這兩者是相通的。
而文物,卻是不一定具備古玩的這些特性。
打個比方說,朱元璋算是歷史上的名人了,但是他的墨跡、或者他戴過的一個舊斗笠等等物件,基本上是沒有什么賞玩或藝工藝價值的,誰都知道朱元璋是和尚出身,當了皇帝之后曾經把他當年的物件都歸攏在一起給收藏了起來。
但是這些東西,很難稱得上是什么古玩,即便后人收藏了它們,也不是重其賞玩價值,只看重它們的歷史意義、歷史價值,這東西無論收藏在博物館或個人家中,都應該屬于文物類,在很多博物館內都可以看到。
古玩和文物最難界定的,應該是兩者之間的重疊部分,具有兩重性的物件。
因為這些物件既有強烈的歷史意義,又有非凡的藝術玩賞功能,像是顧愷之的畫、王羲之的字、清朝的古月軒、明朝的宣德爐、商彝周鼎、秦璽漢碑,而現在眾人面前的這幅畫,也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