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軍和趙洪濤還好,但是方逸在山中生活了那么多年,也見過不少巨大的榕樹,但都沒有一棵能比得上眼前的這棵,只見榕樹枝條上的很多皮孔,生長出了無數的氣生根,向下方懸垂開來,就是像一把把胡子。
方逸知道,這些氣生根是榕樹的一個特點,它們向下生長入土后不斷增粗而成支柱根,支柱根不分枝不長葉,但卻具有吸收水分和養料的作用,同時還支撐著不斷往外擴展的樹枝,使樹冠不斷擴大。
一棵巨大的老榕樹支柱可多達千條以上,而呈現在方逸等人面前的這棵大榕樹,氣生根卻是足有數千上萬根之多,抬頭向上望去,隨處可見一些鳥兒筑在上面的巢穴。
“榕樹喜雨喜高溫,這里的氣候很適合,才能長這么大的吧?”
趙洪濤了解一些榕樹的知識,此刻也是一臉震驚的看著面前的這棵巨大榕樹,過了好半晌才掏出了隨身攜帶的相機,說道:“來,來,咱們在這拍張照,這樣的大榕樹在外面可是很難見到的……”
由于身份的原因,趙洪濤在外面是很少拍照的,不過在這見到這樣的自然景觀之后,也是忍不住了,拿著相機招呼著滿軍和方逸照起像來。
“不管是這山還是樹,都是奇觀啊……”
站在大樹下拍了好幾張照片后,趙洪濤才停了下來,眼睛又看向了那座石山,此時不用阿寶提醒,他就看到了大榕樹旁邊的一個高于兩米左右的洞口。
“阿寶,以前那些苗人就在這溶洞里面生活嗎?”趙洪濤轉頭看向阿寶。
“不是,他們是圍繞在溶洞旁邊生活的……”
阿寶搖了搖頭,說道:“這溶洞里面的溫度很低,在洞口附近活動還行,但是以深入下去,那種寒冷就是穿上棉襖也無法抵抗,苗族人以前經常會把打到的獵物儲存在里面,這樣就算是放上一個夏天都不會變質的……”
“溶洞的溫度很低?能有多低?在往內多少米的地方溫度會下降呢?”趙洪濤繼續追問道,其實他在第一眼看到這個溶洞的時候,就知道這不是因為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溶洞,
稍微懂得一些地質知識的人都知道,一般溶洞的形成大多都是因為石灰巖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因為石灰巖里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化為微溶性的碳酸氫鈣。
由于石灰巖層各部分含石灰質多少不同,被碳酸氫鈣侵蝕的程度不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陡峭秀麗的山峰和奇異景觀的溶洞,像是名聞天下的桂林山水,就是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這個溶洞其實是避暑的好地方……”
阿明笑著說道:“我小時候進去玩過幾次,都是走到二三十米的地方就冷的受不了了,估計那里應該在零上一兩度的樣子,再往里面走,估計就要到零下了……”
“二三十米深溫度就下降的這么厲害?”
聽到阿明的話后,趙洪濤臉上露出了驚愕的神色,他曾經下過一處深達四百多米的溶洞,但是直到深入到一百二三十米的地方,才能很明顯的感覺到溫度的變化。
“嗯?而且里面不能待的時間太長,呆久上上來之人就會生病的,你看,那里有警示牌子……”看待趙洪濤一副躍躍欲試想要進去的樣子,阿明連忙出提醒了他一句。
順著阿明手指的方向,趙洪濤等人果然看到了在那棵巨大的榕樹背面,掛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洞內有危險,請不要入內”的字樣。
--(未完待續。)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