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的核心方略是:以攻代守!在主力集結的同時,派遣精銳騎兵,組成數支輕騎快旅,每支千人左右,配備雙馬乃至三馬,攜帶足夠半月之用的精良箭矢、火油與干糧,趁漠北各部尚未完全集結、警惕性或因寒冬而有所松懈之機,利用我們對邊境地形的熟悉,分多路、擇機秘密越過邊境,深入漠北境內!”
林臻的手指重重地點在漠北腹地的幾個關鍵節點上:
“他們的任務不是決戰,而是游擊!襲擾其通往龍城及各部的重要糧道,焚毀其提前囤積的草場,獵殺其小股巡邏隊和斥候,攻擊其防御薄弱的偏遠部落!目的有三:一,斷其糧草,疲其兵力,亂其軍心;二,摸清漠北境內兵力部署、部落虛實以及烏維的真實動向;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將戰火引向漠北境內,打亂烏維的春季攻勢部署,讓他無法從容備戰,甚至迫使其提前發動或改變計劃,從而陷入被動!”
林震仙凝神聽著,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榻幾邊緣,眼中光芒閃爍,顯然在飛速地推演著這個計劃的可行性與風險。
半晌,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
“嗯……思路是對的。避實擊虛,攻其必救,亂其方寸。這確實是應對當前局勢的上策。比一味死守強,也比貿然尋求主力決戰穩妥。看來陛下身邊,有高人指點。”
他說著,意味深長地看了林臻一眼。
林臻微微垂首:“爺爺謬贊。此乃陛下圣裁,孫兒與杜相、兵部周尚書等,只是查漏補缺。”
他并未居功,但眼神中的銳氣卻表明他深度參與了謀劃。
“人選呢?”林震仙問到了最關鍵的問題,
“深入漠北腹地,千里奔襲,險象環生。領兵之將,需得膽大心細,勇猛果決,更需對陛下、對大乾絕對忠誠,還要熟悉漠北風俗地理,甚至通曉胡語。這樣的人,可不好找。鄭蛟要坐鎮中樞,統籌全局,不宜輕動。”
林臻顯然早有腹案,他取出一份小小的名單,遞給祖父:
“孫兒初步擬定了幾個候選人。首位是驍騎營中郎將趙破虜,此人祖上便是邊軍出身,他自幼在邊關長大,精通胡語,熟悉漠北地理,勇猛過人,且曾多次率小股部隊出塞偵察,有實戰經驗。其次是虎賁衛郎將李敢,雖年輕,但心思縝密,騎射精湛,尤擅長途奔襲,其父李廣利曾是爺爺麾下愛將,忠心可鑒。還有一位,是羽林衛的年輕校尉蘇定方,雖職位不高,但孫兒觀察他許久,此人頗有韜略,沉穩有度,是可造之材。孫兒打算明日便秘密召見他們,親自考核,最終定奪。”
林震仙仔細看著名單,沉吟片刻,點了點頭:
“趙破虜確是最佳人選,經驗豐富,可擔主力一路。李敢勇銳,可為偏師策應。蘇定方……既然你看好,不妨給他個機會,帶一支小隊歷練,或可出奇效。”
他放下名單,目光銳利地看向林臻,
“但你要記住,千里饋糧,士有饑色。深入敵后,補給斷絕,危機四伏。除了將領之才,對士卒的挑選、裝備的精良、戰馬的耐力、尤其是退路的安排,乃至一旦被俘或失敗如何應對,都必須有周詳的預案!絕不能讓他們成為孤軍送死!”
“爺爺放心!”林臻神色肅然,
“孫兒已令軍械監優先為出擊部隊配備最精良的復合弓、弩箭、馬刀,以及便于攜帶的燃燒罐和信號火箭。戰馬全部選用河西良駒,并配足備用馬匹。每人攜帶高熱量的肉脯、乳酪和鹽。路線選擇上,會盡量避開漠北主力,利用冬季河道冰封、部分沼澤凍硬的便利,選擇隱蔽路徑。同時,會派出最精銳的‘夜梟’小組隨行或在前接應,負責情報傳遞與必要時指引撤退路線。至于退路……”
他手指在輿圖上劃了幾條迂回的線,
“一旦得手或遇險,可向西北方向撤退,進入西域車師等國勢力范圍的邊緣地帶暫避,或向東繞行陰山山脈返回。孫兒已密令安西都護府和云中郡守軍,做好接應準備。”
林震仙仔細聽著孫子的部署,眼中贊賞之色愈濃。
他這個孫子,不僅繼承了林家的勇武,更青出于藍,心思之縝密,謀劃之周全,已遠超同齡之人。他緩緩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