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的喪事除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外,其它事都順利得很。不管是禮部擬的謚號還是別的什么都是一遍過。李薇在后宮一面覺得這么順利挺好的,一面又替太皇太后難過。
她要是能有個親生的孩子,此時哪怕早就沒了,只要有后人,朝中就不可能這么順順當當的一點磕巴都不打。正因為她沒個親生的孩子,所以不管是誰都不在意她的身后事。
并不是說太皇太后的后事不夠隆重,順治朝時候的人,到現在不說國寶也差不多了。四爺親自至祭,比當年孝敬皇后去時還要鄭重其事。
但再鄭重還是差了一點意思。大家忙的是太皇太后的喪事,而不是送一個親人離世。
后宮的一切都有條不紊。
這次回宮感覺更有些不同。明明聽四爺說乾清宮也被人翻了個底掉,但回來后卻一切如常,沒有人心惶惶,大家好像都沒發覺發生在乾清宮的事。
李薇剛回來,遞到她面前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年貴人病了的消息。侍候年貴人的宮女在她跟前幾乎要哭,又因為年貴人搬到東六宮后是跟宋氏住在一起的,所以宋氏也跟著一起來了。
李薇聽他們說了一盞茶就讓人把這宮女給領出去了。
宋氏雖然已經是恪妃了,但好像還是沒什么底氣。那個叫挑香的宮女被人扶出去后,她就要跪下給李薇請罪。
李薇一使眼色,玉煙趕緊帶著小宮女把宋氏給扶起來。
“那宮女說得不清不楚的,我才回來也聽不明白,你說說到底是怎么回事?”李薇讓人重新上茶,笑著問宋氏。
宋氏如今看著比她老多了,頭發雖然仍舊烏黑,但一看就是染的。其實宮里染發的東西多得很,也都能染得很好。還沒有化學物質傷害發質。
她捧著茶慢慢道:“也沒什么。只是年貴人心高氣傲,她年紀太輕,有點什么事心積在心里。”
說白就是從代掌后宮的位子上落下來了不習慣。年氏從進宮當庶妃起就比有名號的妃嬪們還牛氣,現在真讓她照著貴人的日子過,她就受不了了。
李薇寬慰了宋氏幾句,道年氏不懂事,讓宋氏多擔待點兒,她的忠心,萬歲爺是知道的。
年氏住在宋氏的宮里,受宋氏管轄。她這一病倒,現加上剛才她的宮女挑香的哭訴,倒像是宋氏悄悄欺負她一樣。
送走宋氏,趙全保進來笑道:“恪妃娘娘也是個有心計的呢。”要整年氏哪用再使什么手段?只要照著貴人的份例給她,把她當成個貴人看待就夠年氏氣吐血的了。
不然,孝敬皇后去了才剛剛一年,年氏就能病得起不來床,還讓她的宮女來哭訴,可見宋氏整治人的手段也不差。
宋氏為什么整治年氏,李薇并不關心。
“好歹也在宮里熬了一輩子,誰把恪妃當小白兔就是自己找苦頭吃了。”李薇認為這世上一直做對的事不可能,但要一直不做錯事也不容易。宋氏這一輩子就犯了兩回錯,除了給宜爾哈穿小鞋那次,還有一次就是她生扎喇芬那次,不過第二次她到底做了什么事,李薇到現在都不知道。
這兩次錯徹底毀了宋氏的一生。但她又是幸運的。因為她這兩次犯錯時,四爺還年輕,當時他還只是個貝勒。所以只是冷落宋氏而已。而宋氏又因為這兩次記住了教訓,從那時起到現在再沒出過一次錯。
李薇交待趙全保:“對恪妃恭敬些。平時的份例也可稍稍放寬,恪妃那邊的人要求個什么不必卡太嚴了。”
很快,太皇太后謚孝惠,停靈百天后入葬孝陵。陪著去的是就是新任恒郡王了。四爺讓李薇賞恒親王,卻是比平時要減三分。
李薇依照做。跟著弘昐就接旨讓他在三個月內把恒郡王府給修好。
其實從貝勒到郡王,府邸擴建也不費什么事。弘昐也是做慣了的熟手,一手讓人遷民居,一手讓內務府做石獅子、修屋檐、臺階等。至于擴出來的府要做什么,時間太短,弘昐在問過五福晉后干脆擴成了個花園,余下的等五爺回來想怎么修就怎么修。
宜太妃也由原定的給九爺奉養改成了給五爺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