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招待所開了兩間房,于父于母一間,于家三姐妹一間。
每個房間還有衛生間,還能在里面洗澡,這可讓大家高興壞了。
別看大冬天的,可這大巴車的味兒還是難聞的要死,關鍵這個時候馬路還是坑坑洼洼的泥濘路,一路顛簸的于知夏這個不暈車的都差點沒吐出來。
好不容易到了,全家都在休整,排著隊開始洗澡。
洗完澡再穿上于知夏訂婚時做的新衣服,一家五口和這省城里的人也沒啥區別了。
“要過年了,帶你們來這里也是為了采辦年貨。
對了,咱們還要買輛自行車回去,老三和老四上學的時候就騎車去。”
于知秋和于知冬沒想到于父這么慷慨大方給他們買車?太好了。
“可是自行車很貴的,咱家有錢嗎?”
“你二姐在縣醫院救了病人,人家病人送了自行車票,錢也有。”
于知夏這才看向于大海,所以郭老走了?
走了也好,這樣她反而少些麻煩。
于大海也注意觀察著于知夏的反應,發現這老二的確穩重的很,哪怕猜到是郭老給的她也沒有別的反應。
穩重好,關鍵很信任他這個父親啊。
“那二姐收了票和錢會不會給她惹麻煩?”
這是老三說的,到底是全家最會讀書的,知道有些東西不能收。
于大海就道:
“縣醫院知道過了明路的,那人都救不活了是你二姐救活的。”
這下于知秋和于知冬就高興了。
不過于知冬還是說道:
“可這是二姐的的,給我們買不好吧?”
“一家子姐妹,你們現在沒能力,等你們將來有能力了你們也給二姐買就是了!”
于知夏的話讓三妹四妹高興的笑了起來,果然還是二姐好。
于大海看著三姐妹如此互相扶持,也不貪,心里是真高興。
果然,他的種不是都是壞的,大娃就是個意外,絕對的意外。
就連蔣春花也感慨,沒有大妹,其他三個孩子都是懂事又聽話的。
這會兒剛好中午,于大海豪氣得很,帶著五人下館子。
省城國營飯店可比縣城的高級多了,但這里的服務員態度卻差了很多,關鍵這里的人都見怪不怪地受著。
“來一個水煮肉片,一個太安魚,一個回鍋肉,一個肉丸子湯,再來一斤半米飯。”
魚、肉、湯,全都有,那些菜名于老三和于老四更是聽都沒聽過。
“爸,媽,你們以前來吃過嗎?那些都是什么菜啊,我們怎么聽都沒聽過,二姐、三姐,你們聽過嗎?”
于知夏饞得要死啊,當然聽過、吃過了,可都多少年了,該死的末世哪里還能吃頓熱乎飯啊,有壓縮餅干都不錯了。
所以附和著兩姐妹搖頭:
“我也沒吃過、也沒聽過。”
于大海笑著看著自己這三個鄉巴佬女兒:
“那今天就敞開了吃,晚上還在這里吃,這幾天都在這里吃,把他們菜單上的菜都點一回。”
“發了發了,爸爸你真是發財了。”
“以前是不敢,現在政策松動了,日子一天天好了。”
三菜一湯,鮮辣的水煮肉片是團寵,還有過了一遍油的太安魚,我的仙人呢,就連里面的大蒜都燒得極其入味兒,好吃得恨不得把手指頭都吞掉。
國營飯店的菜量是沒的說的,三個菜一個湯全都是實在貨,這個時代就是這點好,不浪費,人們都挺能吃的,因為大家都見不到什么油水,難得下回館子舔盤子都是有的。
等最后一口湯喝下肚子,三姐妹已經撐得扶著走才行了。
“消消食再回去,你們三個這沒出息的樣子,這好吃也不能這么個吃法啊。”
“爸,你不知道,每天玉米糊糊、牛皮菜糊糊、紅薯糊糊,吃得我都快成糊糊了,多難得看到肉啊,我不得多吃點?”
于老四直接得很,說話的時候也沒避諱,這就引得剛好進店的幾個年輕人噗嗤笑出了聲。
“鄉巴佬進城舔盤子了。”
這話很不客氣,于小四生氣地看著進門的四個年輕人,兩男兩女,都是容貌很出彩的那種,而且穿衣打扮一看就是家里條件好的,不知道是工人子弟還是哪個官宦之家的孩子。
“你們說誰舔盤子呢?”
“誰回答說誰唄,鄉巴佬進城還來國營飯店,不是舔盤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