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后。
駟馬大車駛出臨淄城。
身后還有著諸多騎兵。
再往后便是檀木棺槨。
最后則是諸多騎兵壓陣。
奉帝下詔要讓沈青禾返回長安。
還要護送寧闕的遺體。
所以特地派遣了羽林軍。
要求他們保護好沈青禾和王子。
“王爺!”
“您一路好走啊!”
“王爺,我們不會忘記您的!”
“王爺!!!”
一張張白色紙錢灑下。
百姓們皆是自發地跪了下來。
他們雙眼通紅,眼淚止不住地落下。
整個臨淄城都沉浸在悲痛中。
歐陽征和冷謙則是站在最前面。
他們皆是披麻戴孝,朝著棺槨長拜。
“此次一別,就不知多久能看到了。”
“也希望小師弟后續順利。”
冷謙揮動紙扇。
他其實也是想要前往嶺南。
只不過寧闕拒絕了。
他的身份擺在這,太過特殊。
作為稷下學宮的院長,備受矚目。
他貿然前往嶺南,必會遭受猜疑。
像其余弟子就無所謂了。
比如海宰海貴兩人,本就是嶺南人。
至于萬三千,陸白他們就更別想了。
他們的行蹤相當神秘。
本就喜歡游歷各地。
就算有個別被奉帝跟蹤。
去了嶺南,也沒什么好奇怪的。
冷謙也算是學究百家,涉足各個行業。武藝雖然差了些,卻也足夠用。關鍵是他能教導弟子,很快能提拔一批能人異士。只是他身份擺在這,公然前往嶺南也不合適。
況且他留在臨淄,對寧闕更有用。
等寧闕起事,他能在臨淄幫忙。
屆時能做的更多!
“王爺這一走,以后就得靠咱們了。”
“冷先生,你可有何計劃?”
歐陽征旋即看向冷謙。
他原本就是寧闕幫著提拔上來的。
他效忠的并非奉帝,而是大奉。
這些年來其實他和奉帝相處得還不錯。
他的諸多諫,奉帝也都予以采納。
就算心中不忿,也從未虧待過他。
可奉帝干的這些事,卻觸及他的底線。
在歐陽征看來,天子犯法當與庶民同罪。奉帝作為皇帝,有些事可以做得出格些,就算手段不太光彩也無妨。只要做的是利國利民的大事,那就都好說。
可結果呢?
奉帝為了權力,殘害忠良!
前太子,先帝,老寧王……
甚至連寧闕都不放過。
這讓歐陽征是徹底失望。
所以,他決定是幫助寧闕!
他這也算不上是什么背叛。
畢竟寧闕才是真正的先帝之子。
他這屬于是匡扶正道!
“計劃也趕不上變化。”
“我們該做什么就做什么。”
“盡可能地照顧好臨淄三郡。”
“想辦法將這三郡控制住。”
冷謙揮動紙扇,神色從容。
他們只需要配合寧闕便可。
其他的事都不重要。
看著車隊徹底離去,也是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