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太后也是大喜,連忙起身道:“那還等什么,快讓青禾回長安。不對不對,她懷有身孕,可不能長途趕路。楊嬤嬤,你挑幾個有經驗的穩婆,再安排些知曉產后保養的醫女送去。再讓太醫令多準備些補氣血的藥材,像什么人參靈芝都行。”
“諾。”
楊嬤嬤抬手應下。
這待遇也就沈青禾能享受到。
看看太后,恨不得直接飛去臨淄。
“你看看你這皇兄干的什么事?”
“弟媳懷孕,讓小寧兒忙于戰事。”
“也看看人家小兩口,這才剛結婚不到一年就懷上了。皇帝啊……你-->>要知道國賴長君。你繼位已有三年,就算你再忙于政務,也當考慮到子嗣。民間就有傳,說你不能人道。魯皇后長得頗有姿色,你若瞧不上他,其余幾個貴妃都行。無論如何,先有子嗣再說。”
“咳咳……”奉帝尷尬一笑,只得繼續道:“此事先不提,小寧兒這回還送來諸多好消息。他得到公輸家族相助,著手修造戰船。改良鹽場,令海鹽產量倍增。甚至還反過來坑了齊王一波,讓他是損失慘重。”
“是嗎?”
太后挑了挑眉。
接過羊皮信函,仔細看了起來。
里面洋洋灑灑足有上千字。
寧闕基本沒有提到自己的事。
在最后還祝愿太后身體安康。
叮囑奉帝要照顧好自己身體。
不必為處理政務而熬夜。
東征方面已在積極籌備。
奉帝無需擔心。
寧闕后續就會平定海寇。
過年前就會奪得白翎島!
看到結尾,太后雙眼則有些泛紅。若非寧王府只剩下寧闕這一根獨苗,又豈會承受如此重任?
寧闕其實并不適合官場。
可卻要與這些老狐貍打交道。
面對陰謀詭計,只能穩扎穩打。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太后讓人將信函收起,輕聲道:“咱們欠寧王府的實在太多了。你能坐穩位置,幾乎耗盡了王府血脈。他現在孤身一人,東征的同時還要防范后方齊王叛亂。現在青禾又懷上王嗣,你可有何萬全之策?”
“母后放心,包有的!”
奉帝是拍著胸脯表態。
他和寧闕在巡狩時就已討論過。
首先征調十萬朔方大軍,由馮杰統率,于春季跨過大河進攻高句麗。寧闕則率領舟師,走水路先登白翎島,再登臨高句麗。穩扎穩打,一步步進攻城池。最后與馮劫合軍,攻破高句麗王城。
魯地兩郡,臨淄,遼東,東海和薛郡,總計六個郡,少說也有十五萬大軍,作為總預備隊按兵不動。屆時寧闕會假裝親率舟師出海,而后再暗中返回王城。坐鎮臨淄指揮六郡甲兵,坐等齊王起兵,屆時以雷霆之勢平定齊王叛亂!
要說危險肯定是有的。
田仲勛也不是傻子。
他要起兵,肯定會先攻打臨淄。
如果未能及時截獲情報,臨淄就必須得要先一步守住齊王的攻勢,等其余郡派遣援軍。具體要守多長時間,那就沒人知道了。按照寧闕的預估,就算是從濟北郡趕來,少說也得要一個月的時間。畢竟得先征調兵力,然后長途奔襲。
這的確是很危險。
極有可能會陷入萬劫不復。
但是,他們沒有選擇的余地。
田仲勛就是根刺!
想實現大奉夙愿,就必須得整死他!
只有賣個破綻,田仲勛這老狐貍才會出兵!
“他若有何閃失,本宮絕不饒你。”太后站起身來,“你若是真將他當做親弟弟來看,便給他多派遣些人手。不要光給他個爛攤子,卻又讓他做這做那。小寧兒可以為了幫你不要賞賜,但你也不能太過為難他。”
“朕知道了。”
奉帝抬起手來,“胡總管。”
“老奴在!”
“詔令寧王,朕要他平定海寇,以最快速度攻取白翎島。另外告知兵部尚書姜權,由他挑選八千精兵,駐扎于大野城。再派遣五千人進駐臨淄,以擔任郡卒為由。另外注意晉王和楚王的動向,于邊郡暗中增派兵力!”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