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王爺。”
顧淵強壓下心中火氣。
他雖有不甘,卻也只能忍著。
“你,滾出去。”
田仲勛冷然坐下。
林疆當即是連滾帶爬的退下。
“本王這么看重你,你就如此回報?”
“寧闕這小畜生敢對田姓開刀。”
“甚至逼迫他們遷至臨淄城。”
“還要讓他們改姓!”
“你告訴本王,你是干什么吃的?”
“王爺息怒……”
顧淵面露無奈。
這事最后還得是他背鍋。
關鍵和他有啥關系?
寧闕這么干,他又能如何?
難不成帶著舟師直接造反?
“王爺,這事我也沒辦法。”
“寧闕打著奉帝的旗幟,推行此事。”
“我總不能帶兵直接反他吧?”
“怕他做什么?”田仲勛壓著火氣,怒聲道:“他敢讓田姓王族改姓,這是打本王的臉。他都干出這種事來,你還要讓本王隱忍不成?”
“王爺,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啊!”
顧淵耐著性子的勸誡。
這段時間他也仔細想過。
總算想到了法子。
“您老想想,這其實也是個好事。”
“他把人全遷至臨淄,也給了我們機會。等后續東征,臨淄守備空虛,王爺就能讓他們起事,不費吹灰之力拿下臨淄!”
田仲勛臉色這才緩和了些。
他皺著眉頭,也在思索。
顧淵所想也沒什么問題。
按他的設想,就是要讓大奉首尾不能相顧。寧闕領兵東征高句麗,他就在后方起兵。先拿下臨淄,再進攻魯地。而后聯合晉王和楚王,分三路同時進攻長安,共同瓜分大奉!
打下來多少,就占多少地!
“繼續說。”
“所謂的姓氏,不過是個形式。只要他們認可自己的身份,就始終是田姓王族的人。想要淡化血脈觀念,起碼也得經過三代之后。”顧淵指向地圖,“他們都留在臨淄城,屆時同樣能為王爺所用。”
“嗯。”
田仲勛點了點頭。
這話倒也沒錯。
“寧闕這么做,是想借此控制他們。”
“誠然,如此會削弱影響力。”
“可沒多長時間了。”
“到那時反而對我們有好處。”
“不錯,說得挺好。”
田仲勛滿意點頭。
雖然顧淵被廢,可還是有些腦子的。領兵打仗他或許不如寧闕,可論陰謀詭計絲毫不差,這也是他愿意扶持顧淵的原因。能夠在關鍵時刻給寧闕捅刀子,整死寧闕!
“另外,還有件事。”
“沈青禾,懷上王嗣了……”
“什么?!”
田仲勛當即是拍案而起。
他錯愕地看著顧淵。
呼吸都開始變得急促。
當初能整死老寧王和三位王嗣,其實是有些運氣成分的,就連他都感覺順利的過頭了。
后來寧闕回到長安,田仲勛也沒往心里去。畢竟那時候的寧闕太年輕了,因為離開長安數年,也沒什么名氣。只聽說他自幼頑劣,經常闖禍。再加上寧闕的表現,也讓田仲勛打消了顧慮。畢竟就只是個紈绔廢柴,不足為慮。
可結果呢?
寧闕從頭到尾都是裝的!
為此更是蟄伏了足足三年啊!
現在的寧闕,絕對是歷代寧王最出色的,權力也是最高的。太后和奉帝將他視作至親,娶的也是神機閣主之女,背后有神機閣撐腰-->>。鎮國公是他舅舅,在軍中有著極高的呼聲。而大奉的國學六藝書院,也是寧闕幫助建立完善的。現在沈青禾懷上王嗣,也就意味著寧王府有了繼承人!
“罷了。”
“反正也只是死人。”
“他掀不起什么風浪了。”
田仲勛淡定地擺手。
畢竟這種事也沒什么意義。
宣帝時期,當代寧王戰死疆場。
可惜他年紀輕輕,只剩下幼子。
幼子身體素來不好,最后早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