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鹽場。
此地屬淄博縣。
距離鹽場百里便是黃河口。
也是臨淄唯一的港口。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時候的鹽場就建在海濱,相隔數里外還能瞧見有孤舟于海上捕魚。
長時間風吹日曬的鹽奴則在忙碌,用扁擔挑著海水前往工坊。門口空地堆著很多海鹽,質量也確實不怎么樣。鹽塊起碼得有拳頭大,整體是偏褐色。
就這種粗鹽,在長安壓根沒人吃,長安人吃的可都是青鹽、池鹽。主要也是海鹽想運至長安,耗費的成本就太高了。
奉帝抓起鹽塊。
不顧胡總管的阻攔,抬起來舔了口。
齁咸齁咸的不說,還有股苦澀味。
“這就是你們煮出來的鹽?”
奉帝挑了挑眉。
鹽場主也是個老實人。
站在旁邊瑟瑟發抖。
面對帝威,連話都說不出來。
他完全就是臨危受命。
原本就只是鹽場的普通工吏。
因為職位太低,田仲勛都沒瞧上。歐陽征也沒法子,畢竟整個臨淄都是爛攤子,只能將他提拔為場主。能力有限,現在可以恢復生產就算好的了。
“陛下息怒。”
“鹽場也才剛剛恢復。”
“這海鹽質量是差些,勉強也能吃。”
“朕知道。”
奉帝輕輕嘆息。
他并非不講道理的人。
臨淄百廢待興,這也正常。
可他著急啊!
更為寧闕而擔心!
寧闕就只有一年時間……
他真能管得過來嗎?!
后面還要耗費多少心血?
寧闕可不僅僅只是要治理臨淄,還得練兵。就他的三衛來說,可不擅長水戰。如果要攻打高句麗,必然會爆發海戰。包括田仲勛,手里也有舟師。
看著鹽塊,寧闕不由嘆息。
“這海鹽能賣得出去嗎?”
“難……”
歐陽征也是相當羞愧,低聲道:“臣算過成本,一斤海鹽起碼得要十五錢。若是算上運輸人力,起碼得賣二十錢才能回本。可從膠東來的海鹽,只賣十五錢,而且質量還更好!”
“明白。”
寧闕了然點頭。
當務之急得解決鹽場的事。
“煮鹽也需要人手。”
“更需要些熟練的工匠。”
“可惜,現在臨淄都沒有。”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下吏也是別無他法。”
歐陽征紅著眼嘆息。
臨淄作為郡,人口還不到五萬。
這里面還有諸多老弱病殘。
連種地的人都不夠,怎么煮鹽?
“高尚書。”
“臣在。”
“歐陽郡守說的都聽到了吧?”奉帝看向高騰,緩緩道:“臨淄現狀擺在這,就由戶部調撥些人和錢糧。還有杜尚書,你也調些工匠來臨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