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疆尷尬點頭。
這事他也是聽人說的。
顧淵則恨得是咬牙切齒。
開什么玩笑?!
三歲就能做出如此文章?
郎官用力敲著黑板。
“你們都睜開眼,好好看仔細咯。”
“我念一句,你們就念一句。”
“誰要再念錯,就等著挨板子吧!”
他就沒教過這么差的學生!
一個個簡直蠢如狗彘!
就這么幾個字都不認識。
平時無所畏懼的將士們,此刻卻都漲紅著臉,壓根就不敢反駁。畢竟這可是寧闕下的死命令,每個人都得學。他們作為軍吏等學會后,還得教底下的人。
他們也知道寧闕是為他們好。
雖說大奉尚武,卻也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說法。文化教育幾乎被學閥壟斷,普通百姓連活著都很艱難,就更別提讀書識字了。想供個讀書人,就算把家-->>里存糧全拿出去都不夠。
隨便找個軍營里問問,如果有的選,他們又豈會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拼命。大部分都是家里頭窮,上戰場殺敵好歹能有個機會,總不至于會餓死。
寧闕為給他們爭取到這機會,甚至不惜頂撞奉帝。他們自然得把握住機會,好好學習讀書識字,將來也能有更好的前途。
……
“小寧,你這么做又是為了什么?”奉帝坐在涼亭內,聽著營區內念的千字文,搖頭道:“你看看,這些將士們辛苦操練不算完,還得讀書識字,哪來的這么多精力?可勿要因噎廢食,更別耽誤操練。”
“皇兄,我也是沒辦法啊……”
“嗯?”
寧闕面露難色,嘆息道:“你想想,先前歐陽征也來了消息,說是當地極其缺乏官吏。我在大野城把劣紳貪官全砍了,只能臨時提拔批親衛為官。臣弟的寧王軍算是好的了,百戶以上的軍吏都有些底子。像讀書識字,律法政務也都懂些。這次被抽調走諸多軍吏,我肯定得及時補上。”
奉帝皺眉點頭。
因為這事他可沒少被噴。
六部有四部上書駁斥。
很簡單,官職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他們有很多宗親,還指望著他們能幫忙安插個官職。不論何時,當官的那都是高高在上。就算是個閑職吃俸祿,也比種地或是工匠強。
關鍵還是社會地位高啊!
而最出名的莫過于顧家。
他們是明目張膽地往里面塞人。
先帝有回大發雷霆,質問顧家家主是不是要把家里的狗都封個官?總共就這些空缺,你要任命的官吏結束了沒?朕還想提拔些呢!
自那后,所有官吏晉升都得先經過吏部,再由奉帝親自過目。
所以官吏任命提拔牽扯甚多,不是說寧闕想如何就如何。他作為寧王,當然可以提拔些中意的人,可不能一股腦全給吃了!
好歹給他們留口湯喝啊!
怎么,把大野城當涇陽封地了?
況且提拔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兒?
就是群肌肉把腦子給塞滿了老大粗軍戶,張嘴就是打打殺殺。靠這群人,如何能治理得好地方呢?
“難道沒有私心?”奉帝端起寧闕倒好的涼茶,瞥向道:“咱們倆可是穿一條褲子長大的。你小子從小就鬼精鬼精的,可是出了名的無利不起早。”
“嘿嘿,有是肯定有的,不過就只有一點點而已。”寧闕憨厚地笑了起來,抬手道:“我提拔的這些基本都是獨子,所以想著讓他們擔任官吏,盡可能地遠離戰場。”
“而且后續東征,大野城絕不能有失。這事咱們知道,齊王也肯定知道。如果他們撕破臉皮,齊王很可能會進攻大野城,切斷一切后援。我安排這些軍吏為官,也是為今后做最壞的打算。”
“呵。”
奉帝也是笑了起來。
還算寧闕能說得通。
“等后面去了臨淄,臣弟也會繼續這么干。以后每攻陷一處地方,都可臨時抽調軍吏擔任地方官吏。所以在軍中教書必須得進行,他們要想往上爬,也得好好學!”
寧闕態度很是堅定。
這也是他早早就決定做的事,只不過大野城的事,讓他提前了而已。正好奉帝也在這,當眾展示出來總好過偷偷摸摸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