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仲夏。
天子車隊于大野澤駐守。
大野澤為上古九澤之一。
地大物博,有諸多水系匯聚。
交通方便,水產豐富。
南北三百里,東西百余里。
水澤內還有諸多飛禽走獸。
鴻雁、野鴨、麋鹿、野豬……
放眼望去,飛鳥展翅翱翔。
時不時俯沖掠過大湖。
輕松捕獲銀魚,快速飛走。
還有漁民撐著竹筏,結網捕魚。
老百姓的生活就是這樣。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大野澤是天然的湖澤。
所以當地有很多漁夫獵戶。
奉帝站在河畔旁。
眺望著優美的湖景。
寧闕陪在旁邊,也很感慨。
天下美景多不勝數。
偶爾出來看看倒也挺好。
“這里可真美。”
“是啊。”
奉帝負手而立,久久未曾離開。
這都是大奉的江山美景!
他這輩子也都看不夠。
“小寧,涇陽傳來了消息。”奉帝依舊是看著湖泊,面露微笑道:“冬麥大獲豐收,畝產有一石半。百姓歡慶,且已種上粟米。若是不出意外,可趕在寒冬前再獲一種。”
“那就好。”
寧闕笑了笑,并未太在意。
這是他早早就知道的。
涇陽作為他的封地,有什么好處肯定都是優先在涇陽推行。自從正式接管后,寧闕沒少往里面砸錢。導致涇陽就算遭遇蝗災,日子過得反而比鄰縣更好。
寧闕并非圣人。
他自然也有私心。
況且涇陽這些年來付出太多。
家家皆白,不知犧牲多少人。
空有功勛縣之名,卻過得清苦。
三年來,寧闕為蟄伏讓出管理權。
導致涇陽百姓平白受苦。
現在他繼承王號,就不會虧待他們。
“此外便是你提到的羊毛。”
“羌羊前不久患了羊瘟,好在是及時控制住。現已開始用竹篾薅羊毛,并且用土法漚漬,去除油脂和膻味。再簡單填充進去,便可驅寒保暖。小寧,你為大奉又立奇功。”
“這都是皇兄領導有方。”
“哈哈哈!”
奉帝爽朗笑著。
卜算子則很贊賞。
老百姓講究的是衣食住行。
能夠吃飽穿暖,就已不易。
而冬麥和毛衣都能造福百姓。
在卜算子看來,遠比武功要強。
王朝會覆滅。
人也終究會有一死。
歷史則會不斷向前演化。
而這些技術結晶永遠不會消失。
他們會代代相傳。
造福千秋萬世!
“使者已經前出,通知魯王。”
“明日他們便會趕來。”
“小寧覺得魯地如何?”
“馬馬虎虎吧。”
魯王是異姓王中最弱的。
所以只能依附于奉帝。
當初嫁女,更是割讓一郡為嫁妝。
現在魯地就只有兩郡。
分別是濟北郡和濟南郡。
歷代魯王都是忠厚老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