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同時抬起頭來。
奉帝是個很在乎疆土的皇帝。
到他手里的,就別想拿回去。
現在打下朔方,自然要建設好。
絕對不能再被遼國奪回去!
馮毋擇也是早早就有規劃。
他拍了拍手。
有幕僚緩步走上前來。
將寫好的文書遞給胡總管。
在奉帝看的時候,馮毋擇抬手道:“朔方目前最麻煩的還是缺人。朔方城有守軍七萬,胡戎約萬五千人,其余則分布于衛所和雁門關。士卒每日得操練,放羊牧馬,還得增修朔方。”
“有的士卒已離家數年,早早就想回家。還有的年紀輕輕未曾成婚,現在就算看到只母羊都有想法。”
顧淵臉色鐵青。
這難道不是在嘲諷他?!
百官面面相覷,若有所思。
因為這的確是個難題。
奉帝旋即看向姜權。
“姜尚書,你有何想法?”
“臣以為可增派人手。”
“不可能。”
戶部尚書高騰站起身來,搖頭道:“增派人手容易,可后續他們吃什么,住什么地方?朔方已耗資甚多,不適合再繼續增派。”
姜權皺了皺眉,“那高尚書的意思是保持原狀,那這些戍守的士卒該如何辦?”
“要不換人輪戍?”
眾人聞皆是皺起眉頭。
戍邊可不是什么好活。
民間則有各種歌謠。
曰:戍者死于邊,輸者僨于道!
又因以謫發之,又稱謫戍!
先前大奉也經歷過類似的事。
都是采用輪戍的方式。
比如說張三今年被抽中,負責戍守朔方。兩年后結束,他就可以回家。千萬別想著逃避,因為戍邊也屬于徭役,也是所有百姓最害怕的。
那現在問題就來了……
戍卒剛來的時候什么都不懂。
待個兩年剛上手,又要回家。
這就導致戍備力量始終不夠。
馮毋擇提的問題一直都有。
不論怎么做都是錯的。
這些年來沒人能真正解決。
顧淵則是緩步走出。
“臣倒是有個法子。”
“說說看。”
“將囚犯、刑徒、奴隸遷至朔方。由他們負責筑城干活,再多抓些遼人奴隸,為大奉放羊牧馬,盡可能地自給自足。”
奉帝皺了皺眉。
不得不說,這法子還行。
也算是最符合他想法的。
畢竟大奉現在就是這么做的。
好比林疆,就已被遷至朔方。
“這么做沒有任何意義。”
“人太多會令糧草不足。”
“人太少則讓守備力量不夠。”
“采用輪戍,同樣也不行。”
寧闕緩步走出,淡然道:“此外還要解決個問題,就是戍卒思念親人該如何辦?先前戍守雁門,是因為處于戰事狀態。而現在奪回朔方,肯定不能再用老辦法。”
“指出問題來,有誰不會的?”
“寧王有何高見呢?”
顧淵寒著臉冷冷開口。
百官面面相覷,也都在思索。
因為這是個極其現實的問題。
也沒人能想到解決辦法。
“小寧,說說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