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卦被稱為山地剝——寓意著山石剝化,崩塌于地,為山崩衰退之象。”
“而在一年十二月之中,‘剝’代表著戌月,也就是九月。”
少微聽得格外認真,乃至叫這狡猾的道學知識猝不及防地鉆進了腦袋里。
介紹罷‘剝’的身份,故事全貌便在姜負口中展開了:
“這一年九月,在北邊的一座小山村中,‘剝’如期而至,陰氣開始剝離陽氣,天地之氣轉換,樹葉由青變黃,萬物即將閉藏……”
姜負娓娓道來的聲音很適合說故事,跟隨著她的話語,少微仿佛看到眼前的青綠山水一寸寸漸變成枯黃顏色,耳邊響起了凜冬的寒風之音。
“為即將到來的寒冬做準備,村民們將樹上所有的果實都摘盡了,將食剝盡藏之,他們以為這樣便可以度過一個充裕穩妥的冬日,事實也確實如此……”
“然而來年,發生了蟲災,因為負責剝蟲的小鳥因無食可覓都餓死在了漫長的寒冬里。”
“蟲災肆虐,果實被毀,就連果樹也逐漸病死,災害蔓延,百姓之食被剝盡,因饑寒而患病,于是又有了瘟疫發生……”
“許多年后,小山村里的百姓吸取了教訓,便立下了‘剝月至,碩果不食’的規矩,他們會在樹頂留下一些果實,鳥兒有果可食,被叼走的果核落地生根,會慢慢長成新的果樹……于是冬去春來,周而復始,生生不息。人們也就不必再懼怕‘剝’的到來,‘剝’雖必至,卻再無法將陽氣剝盡,總能留有一絲生機,以待來年陽坤春至。”
這個簡短的故事不如少微想象中那般博人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