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侯府也使了仆從前來送行,并帶來不少珍貴藥材。
這是魯侯的主張。
馮序曾試圖勸說:“父親,此時或該避嫌……”
魯侯卻擺手:“當日是我在宮門前護下了他,又是我傷了他的腿,此時若毫無表示,倒顯得異樣了。陛下也知我是什么德性,我若一改作風不似個活人,只怕才要變作死人了。”
魯侯雖因年歲增長而添了沉穩,骨子里卻依舊不拘小節。
想當年大乾剛建朝時,規矩松散,他常喝得醉醺醺上朝去,與人幾句口角沖突,便拔劍亂砍,大殿的柱子都砍壞了幾根——先皇心疼柱子心疼得要命,剛打下江山,本來就窮!
于是新朝這才開始認真整肅風氣,立下諸多規矩。
仁帝對這位已漸漸年邁的開國元老向來還算包容,有些事常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那夜宮門前,劉岐提劍要殺上去,正是被后方趕來的魯侯所傷——用的是一柄精巧的銅制手弩,長與高都不過四寸而已,發出去的短箭細而小,但力道卻不弱。
當時情形緊急,魯侯為了阻止劉岐,對準了無臟器的腿部出箭,又在大腿處,這本是最保險的位置了,但不知是不是這孩子悲怒之下未肯好好養傷用藥,竟數月仍未恢復……只怕會就此落下病根。
魯侯有些愧疚,于是備下這諸多藥材。
馮家上下皆知馮序性情中庸守樸,行事從不冒險,但魯侯堅持要送,他也不敢忤逆,只好嘆口氣應下。
劉岐卻并未收下,他端坐于馬車內,閉著眼睛道:“請轉達魯侯,他的好意,劉岐心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