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考題凝聚在考場前方。
“何為道?”
這是考核學子的題目?
道無處不在,無處不通,一切都是從“無”中出。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變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萬物皆是道,道法皆自然。
韓小龍挑了挑眉,稍加思索,揮墨運筆如飛。
每個人對“道”的理解都不同。
觀一角而知全貌,道乃萬千界,悟其一便知天下理。
一炷香時間很快過去。
無形能量掃過全場,還在奮筆疾書的學子忽然發現握著筆的手指竟無法動彈。
“第一題結束。”
“咚!”
不給眾人休息時間,銅鑼再次響起。
廣場前方再次凝聚一行字。
“何為悟道?”
嗯?
韓小龍瞇了瞇眼睛。
稷下學宮不考學子學問,反而圍繞著“道”進行考核。
他打探了過去考核題目,都是些策論詩詞,就算題目刁鉆,也脫不開修武、修神的范疇。
看來這一屆考題應有其他深意。
韓小龍若有所思,手上卻沒有任何停頓。
第三道題目“論道心”。
日極則仄,月滿則虧。
物極則反,命曰環流。
此題同樣蘊含深意,道心可解為心境,直接拔高了一個層次。
韓小龍開始懷疑下一題會不會直接談到“白日飛升”。
然而,剩下的考題重新回到了正軌,相對簡單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