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吼濤涌破浪如飛。
怒蛟幫在主艦“怒蛟”“水蛟”“飛蛟”的帶頭下近百艘、橫過洞庭朝怒蛟島揚帆而去。
怒蛟幫這三艘巨艦在江湖上非常有名屬樓船級的巨艦。
為了應付不同的戰爭需求船艦因著形勢大小裝備而分門別類各有其特別用途。
最大的便是樓船。
樓船的主產地是福建和廣東故又名福船和廣船。
這種船高大如城樓可容數百人底尖船面闊兼且昂尾聳吃水深利于涉洋破浪。
甲板上有三重樓舷傍皆設護板堅立如垣。船內共有四層最下層堆滿木石壓實底倉令船體穩重減少在風浪襄的顛簸。
若遇順風順水、只要全進壓遇上較小的船只時有若車碾螳螂斗船力而不用斗人力。
這種船船體大火力強對敵人又能生出威懾的作用。
卻敝于轉動不靈活很難操縱自如故必須配合其它式樣的艦艇始可揮威力。
怒蛟幫這三艘大船乃一代水戰大師怒蛟幫前幫主上官飛制造經過了改善比之最大型的樓船小了一號甲板上只有兩層樓。m.biqikμ.nět
船身兩旁設“掣棹孔”供船槳伸出劃槳者全藏在船身襄。
船尾兩側不設“掣棹孔”改為安裝了四個巨輪由尾艙的人踩腳踏動以輪激水其行如飛。
船上的桅帆增至五張配合以怒蛟幫妙絕天下的操舟技術故能縱橫江湖連實力雄厚的水師亦莫奈他何。
除這三艘主艦外較次一級的是二十五艘“斗艦級”大船主要用作沖鋒破敵船身比三艘長達三十丈的主艦短上十丈照樣在兩邊船舷建護墻因船身較矮掣棹孔就開在護墻底可伸槳操舟。
因其欠缺樓船“居高臨下”之勢護墻還開設“弩窗”和“弓孔”便于以遠程武器攻擊敵人。
其它八十艘又再小一點的戰船以“走舸”、“海鰍”和“游艇”為主。
它們基本上只是較小的“斗艦”、輕便靈活其中海鰍之得名是因左右舷均置浮板形如雙翅增大浮力和利于平衡即管在大風浪襄亦無傾側之虞。
這時怒蛟幫的艦上一片忙碌。
上官鷹卓立怒蛟號甲板上第二層的望垂處觀察著在星夜中船隊前進的情勢。
百多艘沒有燈火的大小戰船無聲無色地在湖面推進。
左翼是以飛蛟為主的三十艘戰船由梁秋末指揮;右翼是水蛟為主的戰船由經驗豐富的老將龐過之負責。
怒蛟號和三十多艘較大型的戰船則居中策應。
這十年來還是次傾巢出擊心情既是興奮又是緊張。
上官鷹的心柙回到上船時與新婚妻子的依依話別心頭一軟暗叫道:“放心吧!我定會活著回來見你的。”
這時凌戰天和翟雨時分別來到兩旁。
翟雨時吁了一口氣抹掉額角的汗水道:“報告幫主一切預備妥當。”
凌戰天補充道:“護板和船身均重新包上生牛皮又涂了‘防火藥’足可應付敵人的火箭和火彈。”
上官鷹點頭稱許。
要知水戰不外攔截、撞擊、火燒三種戰術而其中火燒一項最是厲害焚敵莫如火往往可藉此決定勝負。
戰船無論裝上防護的鐵板又或像怒蛟戰船般在船頭裝尖鐵仍是以木質為主且須以桐油浸涂以延長在水中使用的時間卻頗易著火。兼之船上的篷、索、帆、板等物無一不是亦易燃燒所以當年陳友諒雖舳艫連接旌旗蔽江仍不住朱元璋在上官飛之助下的火攻致全軍覆沒奠定了朱元璋的帝業。所以水戰之道要在防火。
自宋代開始水師戰船多以泥漿和藥物涂在船身樓墻上以作防火可是泥涂不易持久故又有各式各樣的防火藥又稱“蓬索藥”。
凌戰天正是這方面的專家他以明礬、蜂脂等物熬漬為漿再把船上各物浸透其中就算被火球火箭射上亦不會著火。現在再里以不易燃的生牛皮加涂防火藥自是更策萬全了。
上官鷹目光落到船舷架設的火炮處冷靜地道:“形勢如何?”
戰爭之要在于情報。
怒蛟幫傳訊的千里靈能飛翔于船與船間雖在船上仍可接收6上和海上的訊息故能對形勢了若指掌。
翟雨時道:“果如我們所料胡節的水師不敢冒失去怒蛟島之險調集戰船在島東布防。但看其形勢只要我們改變方向駛上湘水他們可隨時跟著我的的尾巴追來斷我們回歸洞庭之路。”
上官鷹道:“湘水那方形勢怎樣了?”
翟雨時臉上露出陰暗之色沉聲道:“駐守湘水口是胡節的副手馬步堅手上有二百多艘戰船本不足懼可是我剛接到飛報有五十多艘以‘蒙沖斗艦’為主的戰船趁黑沿湘水順流下洞庭看來應是黃河幫的船隊。”筆趣庫
凌戰天冷哼道:“定是甄夫人和黃河幫的聯合艦隊想不到胡節真的和蒙人聯手來對付我們若不是朱元璋肯那就真的顯示胡節已與楞嚴談妥密謀造反。”
上官鷹色變道:“若我們照原定計劃趕上湘水去豈非給人順江而下迎頭痛擊?”
凌翟兩人當然明白他的意思。
在水戰襄水流和風勢的順逆這兩項均有決定性的作用。
當年戰國時代吳楚之爭中吳國從未打過一場勝利的水仗道理便是楚人居江上游所以吳國每戰必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