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城中,耶律余睹收到了朝廷的新任命,卻陷入沉思之中。
作為攪動了金軍西征風云,決定了兩軍成敗的弄潮兒,耶律余睹需要仔細權衡利弊,評估返回大同府的政治和軍事風險。
在出賣完顏婁室軍以后,耶律余睹也擔心被完顏吳乞買和完顏宗翰等人所識破。
如今手握兵馬盤踞在大漠以西的黑水城,北聯耶律大石的勢力,對于耶律余睹當然是最安全的。
完顏宗翰剛經歷了一場失敗的遠征,損失三萬精銳和無數的錢糧。即使察覺了耶律余睹的異心,完顏宗翰應該也無力遠征黑水城吧!
然而,耶律余睹可是有野心的人。這黑水城,未免也太偏僻了,如何能讓耶律余睹滿足?
若是滿足于偏安一隅,耶律余睹又何苦與耶律大石暗中勾結,出賣了完顏婁室等人?sm.Ъiqiku.Πet
說到底,耶律余睹與耶律大石一樣,還是想要回到大同府、大定府、臨潢府等遼國故土,開創一番基業。
當然,同為遼國的宗室貴族,耶律余睹與耶律大石還是有所不同的。
耶律大石從宋朝伐燕時逐漸掌握遼軍軍權,其間戰宋軍,戰金軍,一路披荊斬棘。雖然與金軍作戰時屢戰屢敗,但耶律大石卻從未放棄過興復大遼的志向。
正因如此,耶律大石才逐漸成長為復遼契丹人的主心骨,在可敦城再起爐灶,成了一番氣候。
相形之下,耶律余睹的比耶律大石高,對契丹貴族的影響力也比耶律大石大,但是因為較早的投降了金國,讓耶律余睹失去了許多政治號召力。
如今作為契丹投降派的代表人物,耶律余睹的身邊也聚集了不少契丹貴族。但這些人與耶律大石的部下相比,卻少了幾分血性和勇氣。
換之,雖然耶律余睹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許多金軍中的契丹人軍隊,但論起戰斗力來,卻是不如篳路藍縷發展起來的耶律大石。
因此,耶律余睹也不敢輕易與金軍翻臉對抗,舉起反金復遼的大旗。
此番若非在政治上被女真人猜忌和排擠,耶律余睹也不會狠下心來與耶律大石聯盟,出賣了金軍。
得知金國皇帝完顏吳乞買讓自己返回大同府鎮守,耶律余睹喜憂參半。
喜的是,自己又有機會返回昔日遼國的西京,不再呆在鳥不拉屎的地方空耗歲月了。
憂的卻是,這次調動,會不會是完顏宗翰的陰謀?
完顏宗翰現在對自己鞭長莫及,但是自己回到大同府后,可就置于完顏宗翰的眼皮底下了。
如果完顏宗翰對耶律余睹生疑,那么返回大同府可就是一件風險很大的決定。
可是,如今接到圣旨,耶律余睹也不能抗旨不遵啊!若是賴在黑水城不走,豈非明明白白地告訴完顏吳乞買君臣,耶律余睹生了反心?
耶律余睹在接旨后遲疑不定,就是不知自己的秘密是否暴露,此番的調令背后有沒有陰謀。
所以,耶律余睹不得不以黨項賊襲擾,以及沙漠道路難行的各種理由拖延了幾日,等待著自己的親信心腹傳遞國內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