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見曲端如此決絕,也不由得動容。
王進趕忙扶起曲端,對他說道:“既然曲將軍心意已決,王進再推脫就不是豪杰所為了。
我怎敢讓將軍來我軍中做一小卒?將軍就在我軍做一統制吧!
席經略那里,王進自有話說。”
就這樣,王進與曲端相談甚歡。還未回到縣衙里,王進已經又收了一員猛將。
……
當曲端去往潘原縣投靠王進時,渭州城里,涇原路經略使席貢正與吳玠兄弟密議,如何放棄渭州城,殺出西夏軍的重圍。
城外的聯軍大敗虧輸后,涇原路經略使席貢已經對守住渭州城失去了信心。m.biqikμ.nět
席貢找來吳玠兄弟,與他們商議突圍事宜,準備趁著西夏軍大戰后修整時,強行突圍而走,撤往鄰近的州軍。
用涇原路經略使席貢的話說,敵眾我寡,新敗后士氣低落,不可能守住渭州城。
與其在此為國捐軀,莫如進行明智的轉移,留得有用之身繼續報國。
席貢說得冠冕堂皇,吳玠兄弟也故作信以為真。
活著才能建功立業呀!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吳玠為席貢獻計道,為了防止城中百姓鬧事和部分士兵嘩變,不可說是出城逃走,只能說是出城擊賊。
席貢聞,大贊吳玠思慮周到。
三人看著桌案上的木圖,一起琢磨著逃往哪里。
是涇原路的涇州和原州,還是秦鳳路的秦州和隴州?
……
渭州城內的涇原路經略使席貢正在做棄城逃跑的準備時,渭州城外的西夏軍大營里,西夏軍大元帥,晉王李察哥卻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自己“圍點打援”的戰術在渭州城下大獲成功,昨日一舉殲滅了敵軍的數萬援軍。
憂的是,一支戰斗力極強的楚軍已經殺到了渭州潘原縣。
軍中宿將嵬名濟兵敗身死,駐守潘原縣的兩萬大軍只逃回來數百殘兵敗將!
聽完潘原縣逃兵的稟報,李察哥明白了,正是嵬名濟那廝輕敵,半夜分兵一萬去偷襲楚軍大營,才被楚軍將計就計,設伏殲滅了嵬名濟軍。
來的這支楚軍詭計多端,非楚國秦鳳軍的蠢貨可比。看來接下來還有一場硬仗!
李察哥決心在渭州城下擊潰王進軍。
于是,李察哥調兵遣將,對潘原縣方向廣布偵騎,企圖掌握王進軍的一舉一動。
一個探馬頭目離開中軍大帳后,突然有人直接闖入大帳,對李察哥稟告道“晉王,大事不妙!平夏城被楚軍攻占了!”
“你說甚么?休得胡亂語,懷德軍地處后方,哪里來的楚軍?”
李察哥驚得立起身來,兩步沖到那報信人的身前,一把抓住了他的胸襟。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