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忠遭遇伏擊后,被數倍于己的西夏軍包圍,立時陷入了苦戰。
饒是韓世忠武藝高強,此時也難以領軍突出重圍。
戰場上箭矢如雨,騎在馬上的韓世忠胳膊中箭,不得不下馬步戰,指揮手下結成圓形陣,舉著盾牌抵擋箭雨。
于此同時,韓世忠軍利用裝備的神臂弓,大量射殺著沖上前來的西夏軍。
讓韓世忠驚訝的是,這支包圍韓世忠軍的西夏軍,竟然也如同楚軍一般裝備了重甲和強弓硬弩,使用的是與楚軍近似的戰術。
一時間,雙方都用強弓硬弩對射,倚仗重甲厚盾防護。
韓世忠還不知道,與自己對敵的,是經過西夏國晉王李察哥改造的“步跋子”軍。
晉王李察哥是西夏國主李乾順同父異母的弟弟,從小天賦異稟,力大無窮,年紀輕輕就已經能輕易拉得動二石多的勁弓,而且射出去的箭可以輕易洞穿重甲。
在宋夏戰爭中,有一次西夏軍戰敗,宋軍緊追不舍,年僅十四歲的李察哥一箭射掉宋將的軍旗,驚退了追擊的宋軍。
自那一戰后,李察哥威震全軍,年少成名。長大后,李察哥在西夏軍中的地位就如同完顏宗翰在金軍中一般,成了全軍景仰的英雄。
西夏國國主李乾順因此將兵權都交給了自己這個出色的兄弟。
因為此事,還引發了擁戴李乾順上位的西夏軍名將仁多保忠的不滿。
仁多保忠軍功卓著,認為應該由自己擔任西夏軍大元帥,恥于聽命于李察哥這個黃口小兒。δ.Ъiqiku.nēt
西夏軍將帥不合的消息被當時宋朝執政的宰相蔡京得悉,蔡京趁機施展離間之計。
蔡京讓邊疆守臣派人秘密聯絡仁多保忠,許以高官厚祿,讓他叛夏歸宋。
結果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宋軍派出去的間諜行事不密,在半途中就被西夏軍抓獲了,向西夏國供述了自己的使命。
西夏國國主李乾順得知宋朝要策反軍中大將仁多保忠,大吃一驚,立即解除了仁多保忠的軍權,將他軟禁在了國都興慶府。
雖然事后并未查出仁多保忠叛國的證據,但西夏國國主李乾順也不敢再用仁多保忠為將。
西夏軍中的老一代名將仁多保忠從此淪為閑人,退出了歷史舞臺。
當時宋朝還有人不理解蔡京的舉動,認為宰相蔡京企圖招降仁多保忠是異想天開,不切實際。
然而宋軍只付出一個間諜的代價,就扳倒了屢屢戰勝宋軍的西夏名將仁多保忠,還有甚么不合算的呢?
有的時候,真未必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
老的英雄仁多保忠倒下了,西夏軍新的偶像李察哥卻立了起來。
李察哥上任后,大刀闊斧地對西夏軍進行了改革,向國人證明了他比老將仁多保忠更適合擔任大元帥之職。
在研究總結了西夏軍敗給宋軍的戰事后,李察哥認為,自古打仗都是步騎并用,西夏雖然有“鐵鷂子”可以馳騁平原,有“步跋子”可以跋山涉水,但一遇到“陌刀法”,“鐵鷂子”就難以施展,如果碰到“神臂弓”,“步跋子”也會潰敗。
所謂“陌刀法”,是唐朝大將李嗣業所創,用長刀步兵對付騎兵的一種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