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涇原路經略使席貢和城外的秦鳳路經略使趙點都是前宋的封疆大吏,與領兵前往東京汴梁城的張深一樣,都暗中心向趙氏。
張深在東京汴梁城兵敗后,席貢、趙點等人不敢輕舉妄動舉起反旗,但是他們對于張邦昌和西門慶的統治也心中不服。
王進奉西門慶之命領軍西進京兆府后,席貢、趙點等各路經略使都是與他虛與委蛇,面和心不和。
這幫軍頭都認為,陜西五路是他們的陜西五路,西門慶一黨理應在京畿地區待著,不該試圖染指陜西。
所以,涇原路大敗,渭州城被圍后,涇原路經略使席貢也只是向其它幾路經略使求援,而沒有向駐守京兆府的王進軍求援。
席貢一方面不認為王進軍會全力來援,另一方面又不希望西門慶的軍隊進入涇原路。
因為席貢明白,請神容易送神難,西門慶軍擁有楚國朝廷中樞的大義,一旦進入陜西五路,就不可能再讓他們輕易退出了。
屆時,他們這些亡宋留下來的地方軍頭又該如何自處?
正是出于這種種顧慮,無論是涇原路經略使席貢也好,還是秦鳳路經略使趙點也罷,他們都想自己解決戰事,不讓西門慶軍有借口進入自己的轄區。
曲端哪里有席貢這么多心思,作為一個戰將,他只會考慮如何增加己軍的勝率。所以,曲端與頂頭上司席貢出現了分歧。
如今經略使席貢已經發怒,諸將也贊同出城一戰,曲端也無話可說,只得退到一邊默然不語。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涇原路經略使席貢并未讓請纓出戰的吳玠領兵出城,而是將此重任交給了曲端。
曲端不敢怠慢,急忙點起兵馬,做出城廝殺的準備。
次日清晨,涇河兩岸的薄霧散去后,秦鳳路經略使趙點統兵四萬逼近西夏軍大營,列陣向西夏軍挑戰。
李察哥聞訊,也帶領大軍出營,在涇河邊擺開了陣勢。
一場生死大戰,即將在渭州城外爆發。
……
大隴山北,西夏軍占領的鎮戎軍、懷德軍和尚在楚軍手中的順德軍交界處,有一座山寨名為九羊寨。
西夏軍攻取懷德軍后,駐守此地的楚軍也望風而逃,西夏軍兵不血刃地接收了這個山寨。
最初,作為兩軍前線,此地入駐了上千的西夏軍。
然而,在李察哥攻克南邊的鎮戎軍,進軍渭州城后,九羊寨的重要性大為下降,西夏軍只留下了兩百士兵守護著這個山寨和寨邊的山路。
東南的鎮戎軍、西邊的西安州都在西夏軍的控制之中,沒有人會相信楚軍會翻越大隴山的崇山峻嶺來到此處。
九羊寨中的兩百西夏兵還在睡夢中,卻不知寨南數十丈外的密林中,一支軍隊正在悄然逼近。
兩個禿發的西夏軍哨兵正打著哈欠,百無聊賴地回味著昨日洗劫村莊的樂趣,突然間,晨霧中飛來兩支利箭,正中這兩個西夏兵的咽喉。
兩個西夏哨兵捂著喉嚨,一聲不吭地就倒斃在寨門旁。
十幾個黑影沖到九羊寨的寨門前,如猿猴般翻入寨中,劈開了寨門。
成百上千的軍隊從晨霧中現身,潮水一般涌入了九羊寨。
兩個青年將領手持寶雕弓,在眾人的簇擁下來到了寨門前。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