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金軍騎兵如同割麥子一般,很快就斬殺完了宋軍的七千神兵神將。
緊接著,完顏銀術可就帶領金軍沖向了宣化門。
此時,護龍河的吊橋上面,神兵的尸體堆得像一座小山,城上守軍拼盡全力也拉不動吊橋。
十幾個金軍壯漢手持巨斧沖上前來,對著吊橋上的鐵鏈一陣亂劈。鐵鏈很快就被劈斷,金軍順利搶下了吊橋。
源源不斷的金軍涌過吊橋,殺到了宣化門下。
好在此時宋軍及時關閉了宣化門,將金軍擋在了城門之外。
見未能搶得城門,完顏銀術可大怒,指揮金軍一面用撞車、巨木沖撞城門,一面架起許多云梯,蜂擁攀爬城墻。
這一次,宣化門上宋軍的防守力量微乎其微,未對金軍構成多大的阻礙。金軍前鋒將士紛紛爬上了城頭。
城上的宋軍見到郭京的神兵慘敗后,最后一點信念也崩潰了,雖然城上宋軍十倍于登城的金軍,但再無人上前廝殺拼命。m.biqikμ.nět
見到金軍靠近,這些守城的官兵紛紛望風而走,放棄了抵抗。南城宣化門很快落入金軍之手。
金軍前鋒打開了宣化門,完顏銀術可的大部隊隨即滾滾而入。
外城宣化門失守的消息傳開,東京汴梁城內防御各門的宋軍大亂。
士兵們四處奔逃,城中亂成了一鍋粥,局面變得不可收拾。
張叔夜見宣化門失守,帶著自己的親軍退守內城,去保護皇帝。
統制姚友仲在南城攔住敗退的宋軍,要他們反身奪回宣化門,卻被狂亂的軍民拖下馬來,亂刀戳死。
負責南城守御的內侍監軍黃金國見城墻失守,絕望之下赴火自盡。
皇城內,皇帝趙桓本以為郭京的神兵出戰已經戰勝了金軍,正在暗自高興,忽然驚聞南門失守。趙桓嚇得號啕大哭道:“朕悔不用種師道,今無及了。”
驚懼中,趙桓急召大臣和親王入宮議事,可是城中混亂,應召而來的只有趙桓的六弟景王趙杞,大臣謝克家和李若水。
趙桓與景王等人商議后,派遣景王三人緊急出使金軍向完顏宗翰求和,探聽金軍的議和條件。
景王三人出發前,太上皇趙佶也傳來旨意,讓趙桓盡力滿足金軍的要求,割地賠款皆可,請金軍約束將士,不要在城中屠殺百姓。
景王三人帶著皇帝趙桓和太上皇趙佶的旨意急忙趕赴完顏宗翰的大營求和。m.biqikμ.nět
景王三人走后,皇帝趙桓心中不安,就召集宮中禁軍衛士二千余人,有出逃避敵之意。
張叔夜、劉延慶二人也勸皇帝趙桓逃離東京汴梁城,前往襄陽一帶避難。
趙桓既想逃走,又擔心外城被金軍占領,無法逃脫,因而猶豫不決。
劉延慶見狀,對趙桓說道:“陛下,京師外城已破,內城是守不住的。陛下不想為金人所擄,萬不可困守于此!臣麾下尚有一萬西軍忠勇將士,愿意先為陛下奪一門,護送陛下南行。”
趙桓聽了,就與劉延慶、張叔夜約定,當夜整理兵馬,做好出逃準備。
次日清晨,由劉延慶領兵奪取西城的萬勝門,張叔夜護送皇帝趙桓御駕從皇城前往萬勝門與劉延慶會和,向西伺機逃往襄陽或京兆府避難。
三人密議妥當后,劉延慶立即出宮,與自己的長子劉光國一起整頓兵馬,做突圍的準備。
此時的內城中,“花胳膊”陸小乙走出觀音院,回到京師的據點宅院里,對等候在此的張三、李四二人嘆道:“西門哥哥果真是神人,竟然能夠算到城破的日子!快用飛鴿傳書,將最新的戰況報知西門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