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郭藥師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一舉動讓磁州守城的官員丟盡了大宋朝廷的顏面,這些官員不久之后就被朝廷撤職。
隨后,皇帝趙桓就派來了一個強硬而不怕死的老臣擔任磁州知府。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馬擴的老師,西門慶在登州見過的宗澤。
當然,此時宗澤還在從巴州調回京師的路上,沒有那么快走馬上任。
宋軍姚古、種師中等部已經與金軍完顏宗望部拉開了很長的距離,他們在返京途中接到最新旨意后,又調頭向北急追。等到好不容易再次在河北滹沱河追上金軍部隊。
可是,此時戰機已失,在平原上六萬金軍騎兵威力極大,姚古、種師中等將都不敢貿然發起進攻。
并且,因為朝廷政策的多次反復,有姚平仲前車之鑒,諸將都怕日后獲罪而不敢貿然進攻,只能尾隨著金軍,遠遠的把他們送出國界。
河東澤州的金軍大營中,完顏宗翰得知完顏宗望已經代表金國與宋朝議和,宋朝愿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與金國后,雖然認為金國獲利不多,但還是勉強接受了宋朝的和談條件。
完顏宗翰帶著宋朝使臣路允迪回到太原府城下,讓他給宋軍宣諭,命守軍交出太原府城。
路允迪跟著金軍到達太原城后,來到城下喊話,說自己是奉旨而來,要見太原城知府張孝純。
王稟聽說朝廷使臣來宣旨,不敢打開城門,派人用吊籃將路允迪吊入城中。
在城南的開遠門上,路允迪對知府張孝純、兵馬總管王稟及守城軍民宣讀了割讓三鎮的圣旨,要他們向金軍交割太原府城。
王稟聽了,立即仗劍而起,憤怒的說道“國君應保國愛民,臣民應忠君守義,現太原府軍民以大宋國為重,寧死而不作金鬼,朝廷竟如此棄子民于不顧,何顏見天下臣民?我太原府軍民堅不受命,以死固守。“ъiqiku.
王稟這是在抗旨不遵,甚至于公然責難朝廷和圣上了。
可是,王稟衣甲染血,一身正氣,讓路允迪怎么也無法責怪他大逆不道。
受到王稟的感染,城上軍民皆手握兵器,振臂高呼“我們愿隨王總管堅守太原,與城共存,決不退卻!“
知府張孝純也不急不忙地說道:“此亂命,非陛下本意,臣不敢受。”
張孝純還算是客氣,其他守城將士卻都怒視路允迪及其隨從,路允迪羞愧滿面,縋城而下。
路允迪來到金軍大營,惶恐不安地對完顏宗翰說,太原府城軍民抗旨不遵,拒絕移交太原城。
路允迪對完顏宗翰解釋道,朝廷是有誠意割讓太原城的,只是地方守臣不領命,希望大帥不要遷怒朝廷。
完顏宗翰聽了,怒極反笑,對路允迪說道:“貴使休驚惶,我已知貴國誠意了。
這太原城既然已經根據和約割讓給我大金國,自然就是我金國的土地了。城中百姓,也是我大金國子民。
城中的官員和軍士若是如約交割城池,對于原籍是貴國境內的,我也會將他們禮送出境。
可若是城中之人頑冥不化,繼續抗拒我大軍,那他們就是我大金國的叛逆,我軍自會平亂,必不牽扯貴國。
請貴使回朝稟告貴國皇帝,三鎮已是我大金國所有,我軍剿滅三鎮叛逆時,貴國切莫橫生枝節。
如此,方可保兩國之間的友誼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