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的軍事冒險提議被否決后,大宋朝廷中主和派占據了上風,決定接收金軍的條件,與金國簽訂和約,讓金軍盡快退軍。
正月十四日,皇帝趙桓詢問眾親王誰愿意出使金軍,康王趙構說愿意代表大宋去金軍營中作人質。
歷史上日后登基稱帝,建立了南宋的宋高宗趙構此時只有十九歲,與他的平庸兄弟們相比,還是有那么一股英武之氣。不論如何,在此國難危急時刻,他這個養尊處優的親王敢于第一個站出來承擔責任,為兄長趙桓分憂。
皇帝趙桓對自己這個九弟大加贊賞,同意讓他出使金軍兵營。
出發前,趙構密奏皇兄趙桓,說如若找到合適時機攻打金軍,請皇兄以國家社稷為重,立即派兵攻擊,而不要因為考慮他這個人質的安危而錯過戰機。
皇帝趙桓深為感動,流淚應允了趙構的密奏。
因為金軍還要求派一個宰相去做人質,皇帝趙桓又下旨,命少宰張邦昌與康王趙構一同出使,如此一來金軍要求的親王和宰相就都湊齊了。
不料膽小的張邦昌接到出使金軍為質的圣旨后,嚇得當場失聲痛哭。
因為張邦昌知道,金宋兩國是和是戰還是一個未知數,自己入金軍大營為質后,一旦朝廷變卦,與金軍和談破裂,或者是兩軍再次開戰,自己可是很有可能被憤怒的金軍殺死泄憤。
況且,朝廷會為了他這個宰相而有所顧忌么?完全不會。
張邦昌曾經是宋徽宗的寵臣宰相王黼一黨的人,而王黼如今已然失勢。
王黼得寵時,曾經在宋徽宗的面前進太子趙桓的讒,企圖動搖太子趙桓的地位,讓宋徽宗最喜愛的三皇子趙楷取而代之。
當時若非宋徽宗的另一個寵臣梁師成站在太子趙桓的一邊,為趙桓說了許多好話,也許早就被趙楷奪取太子之位,如今繼承皇位的也就是趙楷了。
新皇帝趙桓登基后,第一個倒霉的當然是王黼。
得知新皇帝趙桓即位后,王黼惶恐地入宮慶賀,宮門官卻說皇上不接受他的慶賀,將他拒之門外。
金兵逼近東京汴梁城時,王黼心中不安,他不等詔命來,就帶著妻子兒女出城往東跑,企圖追隨太上皇的隊
δ.Ъiqiku.nēt伍。
皇帝趙桓下詔貶王黼為崇信軍節度副使、籍沒他家。
吳敏、李綱請求誅殺王黼,并將此事交給了開封尹聶昌。
聶昌原本與王黼感情很好,后來他隨從宰相蔡京后,就被王黼中傷,被罷去德安知府之職,因此與王黼有宿怨。筆趣庫
聶昌接到密令后,就派武士追到雍丘南面的輔固村,殺了王黼全家。
皇帝趙桓因為剛即位,誅殺大臣有損仁政,就假托王黼是被強盜殺死的。
恰巧此時太上皇的船隊也在雍丘東南的襄邑縣遇到西門慶假扮的金軍襲擊,東京汴梁城外一片混亂,更好的幫趙桓等人掩飾了王黼的死因。
如今王黼被殺,張邦昌作為王黼的余黨,雖然還沒有遭到清洗,但顯然在新皇帝趙桓那里也是失寵了。
張邦昌之所以還未被罷職,不過是因為皇帝趙桓才登基就遇上金軍圍城,軍情緊急,還顧不上清算朝中的大臣。
金軍索要一個宰相,為何圣上沒有讓李邦彥和白時中這兩個宰相去冒險,卻單單選上了張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