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宗翰說出了金國移交西京的條件后,問趙良嗣何日可以給個答復。
趙良嗣答道:“茲事體大,臣不敢擅自作主,還須派人回報朝廷。待取得朝廷旨意回來時,兩國就可交割了。”
于是,金國又起草了一封國書,命完顏銀術可、耶律松隨趙良嗣等一同趕往東京汴梁城。
與前幾次派出的使臣不同,完顏銀術可是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的族弟,也是他最寵信的大將之一。金國派出這樣的重臣赴宋,顯示了他們對于此次談判的重視。
經過趙良嗣的提醒,大宋朝廷知道完顏銀術可的身份非同小可,一路上熱情招待,關懷備至。
完顏銀術可到達東京汴梁城后,與宋徽宗君臣見了面,很快就談妥了兩國交接事宜。
經過兩國使臣的多次往來奔走談判,宋朝與金國終于達成了協議:
宋朝得到燕京城及涿、易、檀、順、景、薊六州及周邊二十四縣,代價是每年歲幣一百五十萬兩(包括原來給契丹的銀二十萬兩,絹三十萬兩,及后來用來折抵燕京六州稅收而增加的一百萬兩)。
宋朝還得到西京及周邊武、應、朔、蔚、奉圣、歸化、媯、儒八州,代價是一次性付給金國一百萬兩白銀。
與金國達成協議后,宋徽宗君臣擔心夜長夢多,立即緊鑼密鼓地安排起接收燕京事宜。筆趣庫
因為即將收復燕京等地,朝廷命在雄州的河北、河東宣撫使童貫、副宣撫使蔡攸選任未來管轄燕山路的各級官員。
宰相王黻自認為收復百年失地,自己應身居第一大功,因此也學著道君皇帝修改燕山路各縣縣名。
此前燕京地區尚未收回時,道君皇帝就先把燕京改名為燕山府,以及其余各州州名也都給改了,以此來紀念自己的文治武功。
王黻這廝東施效顰,州名輪不到他改,他就在縣名上下功夫。
與此同時,宰相王黻向道君皇帝建,說燕山府新收回來,須得一個國家重臣在哪里坐鎮,因此,他推薦讓蔡攸日后留守燕京。
王黻的這個舉薦可不是甚么心胸寬廣,舉賢任能。
要知道,王黻和蔡攸的父親蔡京可是政敵,那蔡攸又是道君皇帝的新寵,日后大有對王黻取而代之,擔任宰相執政的可能。
因此,王黻是想借機將競爭對手蔡攸排擠到山高水遠的燕山府,不讓他在道君皇帝身邊與自己爭寵。
再者說,燕山府東有投降金國的平州張覺,北有新立國的奚國蕭干,西還有殘遼的天祚帝耶律延禧時刻準備著反撲,乃是一個四戰之地,隨時可能爆發戰爭,目前絕非甚么安享清福的好所在。
王黻推薦蔡攸擔任燕山府留守之職,實屬不懷好意。
蔡攸在雄州得知這個消息,嚇得膽戰心驚,忙給道君皇帝上奏折請辭。
東京汴梁城里,太師蔡京也在心中痛罵王黻,暗中施展手段阻止對兒子蔡攸的新任命。
道君皇帝趙佶收到蔡攸的奏折后,被蔡攸說服,不再考慮任命他為燕山府留守,而是命蔡攸推薦一個合適人選替代他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