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遼國的太后,蕭太后不顧同族的蕭干勸阻,毅然決然地跟著耶律大石和契丹軍踏上了西去夾山,投靠天祚帝耶律延禧之路。
然而,正如蕭干所猜測的那般,天祚帝耶律延禧并未諒解耶律淳稱帝之事。
當蕭太后歷經千辛萬苦到達夾山,還政于天祚帝耶律延禧后,卻被殘暴的天祚帝當即處死了。筆趣庫
耶律大石因為有領軍投奔天祚帝的功勞,得到了天祚帝的赦免,僥幸逃得一命。
耶律大石畢竟是耶律淳一手提拔上來的,與耶律淳也有君臣之誼,因而見蕭太后遇難,耶律大石已經深悔不該帶著蕭太后去見天祚帝。
然而,大錯已經鑄成,那個在宋軍攻占燕京城時,勇敢的親自操弓上陣的皇太后,已經倒在了血泊之中。
蕭太后在燕京城里的英勇表現,已經贏得了許多燕京城契丹貴族的擁戴,因此他們都追隨著蕭太后來到了這荒僻的夾山。
天祚帝耶律延禧的暴行,讓這些契丹貴族心寒不已,許多人開始起了叛離天祚帝,投靠金國女真人的心思。
得知蕭干帶著幾萬大軍躲藏在燕地北邊的群山之中后,天祚帝耶律延禧雖然惱恨他擁戴耶律淳為帝,但還是為蕭干加官晉爵,大加籠絡。
然而,蕭干得知蕭太后遇害后,勃然大怒,拒絕了天祚帝授予的官職,帶著奚、漢、渤海三軍回到了奚族的故鄉箭笴山地區。
蕭干在箭笴山召集奚族各部貴族聚會商議,得到了他們的擁戴,于是在箭笴山自立,號奚國皇帝。
蕭干改元天復,利用從燕京城帶出來的文武官吏和奚族貴族,設奚、漢、渤海三樞密院,又改奚族東、西節度使為二王,分司建官。建立了奚人自己的政權。
天祚帝耶律延禧得知蕭干獨立建國稱帝后,立即下旨稱蕭干是亂臣賊子,號召遼國軍民齊心協力平亂。
然而,天祚帝現在只能指揮一些西京道的游牧部落了,燕京地區已經落入金軍和宋軍的手中,哪里還有人會響應他的號召?
燕京地區的最后一股遼軍勢力,平州張覺部也已經向金軍投降,遼國在燕京地區再無一兵一卒。
對于蕭干的奚國,天祚帝耶律延禧顯然是鞭長莫及。
蕭干建國稱帝,威脅的當然是中京道和南京道的金軍占領區。
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得到消息后,立即寫信招降蕭干,對他告喻禍福,許以高官厚祿,讓他向金軍降伏。
然而,蕭干拒絕了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的安撫和招攬,誓要與金、宋兩國分個勝負。
箭笴山是奚族傳統聚居區,位于燕山東部,那里山勢高峻、陡險,是燕山北部山地與遼西走廊、華北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
因為蕭干占據了易守難攻的地勢,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命令中京大定府的完顏昌等人不必上山進剿,只須守住山下的城池和關隘即可。
完顏阿骨打的策略是,將蕭干困在貧瘠的山區,讓他難有作為。
只要蕭干不向北進攻,金軍也不會主動攻擊他。
至于蕭干軍是否會向南進攻燕地,完顏阿骨打并不想過多的理會。因為,他力排眾議,決定將燕地交給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