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郭藥師帶著自己的常勝軍,打著宋軍旗號出現在遼軍軍營附近時,遭到了遼軍的一陣嘲笑。
遼軍將士一見宋軍旗幟,都大笑著說道:“南朝的軍隊又來找敗仗了,這是上門給我等送軍功啊!”
見軍功送上門來,圍攻永清縣的遼軍紛紛調轉馬頭,爭先恐后地殺向郭藥師的軍隊。
郭藥師領軍且戰且退,將遼軍引向自己設下的埋伏圈。
待得狂妄自大的遼軍進入伏擊圈后,郭藥師一聲令下,埋伏的宋軍萬箭齊發,射得遼軍人仰馬翻。
宋軍作為一支步軍為主的軍隊,軍中的弓弩殺傷力還是很強的。前方有敢于拼殺的常勝軍擋住遼軍騎兵的沖擊,宋軍的弓箭手們也發揮出了自己的正常水準。
遼軍騎兵被密集的箭矢殺傷了許多人馬,不得不緊急撤退。
此時,郭藥師卻帶著常勝軍緊追不舍,從后方追殺遼軍。
宋遼兩軍開戰以來,宋軍屢戰屢敗,成了燕人譏笑的對象。此番在郭藥師的帶領下,總算是打了一個翻身仗。
雖然說燕京遼軍的主力已經北上防御金軍去了,留在南方的不是遼軍的精銳部隊,但是畢竟這是一個難得的勝利,郭藥師終于報了燕京城兵敗的一箭之仇。筆趣庫
此戰過后,郭藥師英勇善戰的形象讓太尉童貫大生好感。童太尉決定重用這個能與遼軍較量的猛將。
至于那支圍攻永清縣的遼軍,他們則是為輕敵冒進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被郭藥師部殲滅了數千人,不得不敗退回燕京城。
燕京城中的蕭太后和四軍大王蕭干等人聽說南征的遼軍敗給了宋軍,不由得愁眉不展。
西北方向面臨金軍的壓迫,如果不能向南打出一片天地,難道真的只憑燕京這座孤城對抗金宋兩個大國么?
四軍大王蕭干有心親自領兵南下與宋軍再次決戰,可是金軍的威脅日甚一日,燕京城中已經人心浮動,他只能留在燕京城坐鎮,無法再領兵外出作戰。
畢竟。滿朝文武和蕭太后都怕蕭干離開之后,再遇到一次宋軍偷襲燕京城的可怕遭遇。
蕭干無奈,只得關閉城門不再出征,留在城中整軍備戰。
一日后,耶律大石狼狽的帶著軍隊退回了燕京城,給蕭太后和滿朝文武帶來了更加令人絕望的消息。
耶律大石告知蕭太后和四軍大王蕭干說,金軍繞道投降昌平城,已經前后夾擊打下了居庸關。
如今,燕京城面對金軍再也無險可守了。
蕭太后聽完耶律大石的話,痛苦的閉上了眼睛。她心中明白,這燕京城是守不住了。大遼,或許就要完了吧!
四軍大王蕭干也未料到居庸關守軍居然如此不堪一擊,讓金軍輕易的就突破了這個天下雄關。筆趣庫
見眾人都將目光投向自己,蕭干只覺身上有千斤重擔壓在自己消瘦的肩頭上。
何去何從,必須立即做出決斷。
蕭干走出大殿,沉默不語,環顧著內城與外城,目光中流露出一絲不舍。
這燕京城,可是他帶領手下兒郎浴血奮戰,從宋軍的手中奪回來的呀!
在巨馬河、在白溝驛、在雄州城、在瀘溝河,多少遼軍健兒犧牲性命,就為了驅逐外敵,保衛這燕京家園。
可惜,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如今金軍和宋軍兩面夾擊,即使是足智多謀的蕭干,也沒有妙計再守住這燕京孤城了。
不能留在此地!留在燕京城會被金宋聯軍甕中捉鱉,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