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此來,是代表易州知州高鳳和通守王倧的。他們想用易州開城投奔宋軍。
如若你們愿意納降,請約定進軍時間,我們好里應外合,讓宋軍占了易州。”
太尉童貫聽了明贊之,心頭大喜,此番總算是有了王師出征,被人夾道歡迎的感覺了。
但是為了穩妥起見,太尉童貫又讓劉延慶反復詢問明贊關于遼國的情況,最后終于確定明贊所說情況屬實。
童貫徹底放下心來,他讓明贊先返回易州,帶話給高鳳和王倧,說宋軍將在二十日后準時進攻易州,請他們做好準備,開城門配合宋軍。
童貫還答應一旦事成,將對易州上下官員封官賞厚,決不虧待高鳳和王倧等人。
為了接應易州高鳳和王倧二人起事,太尉童貫在明贊走后,立即派遣劉光世率部向易州城進發。
劉光世軍以為勝券在握,當他們大搖大擺地進軍到白溝附近時,卻擺了一個大烏龍。
劉光世軍的前鋒將領冀景等剛渡河,就見前面出現了一千余遼軍騎兵。
冀景麻痹大意,他竟然以為這支遼軍是易州城來投降的遼軍,沒作任何戰斗準備。
不料這支遼軍發現渡河的宋軍后,突然不顧一切地對宋軍發動了進攻,殺得冀景措手不及,前鋒部隊一時間人仰馬翻。
原來,這支遼軍部隊不是易州來的,而是駐扎在附近古城的巡邏部隊。他們在巡邏邊境時,無意中撞上了劉光世軍。
劉光世軍人多勢重,雖然遭到遼軍的突襲,但還是沒有一下子敗下陣來。
然而宋軍前軍的陣型還是被這一千余勇猛的遼軍騎兵沖擊得七零八落,無法繼續前進。
冀景急忙組織前鋒軍就地集結迎敵,劉光世軍軍的中軍和殿后部隊也都被堵在白溝河兩邊,未能及時展開戰斗陣型。
一場意想不到的遭遇戰,就此在白溝邊境展開。
劉光世軍從最初的混亂中恢復后,利用優勢兵力發動了反擊。
遼軍騎兵戰斗經驗豐富,戰斗意志也很強,他們雖然人少,但并未就此逃跑,而是邊打邊撤,兩軍戰場漸漸向北推進,轉移到了古峰臺西面。
遼軍巡邏騎兵面對劉光世的大軍奮勇作戰,遲滯宋軍的前進步伐,本意是為了向易州城的守軍示警,讓易州城能夠加強防御,以免被宋軍偷襲。
此時這支遼軍騎兵部隊還不知道身后的易州守軍已經背叛了遼國,他們其實是在孤軍奮戰。
古峰臺距易州不遠,易州守軍的探子見到宋軍的身影,急忙報告了知州高鳳。
高鳳聞訊大喜,以為是宋軍按照約定進軍來接應自己了,忙命屬下漢人趙秉淵按計劃把城內所有契丹人,特別是耶律姓的統統殺掉,為開城門迎接宋軍做準備。
不料,趙秉淵在城中大肆屠殺契丹人后,又有探子來報,對知府高鳳說宋軍雖然來了,但正和不知哪里來的遼軍混戰在一處,根本沒有向易州前進。而且宋軍好像已經處于下風,隨時都會被擊退。
高鳳與趙秉淵等人聞訊,頓時嚇得手腳冰涼,臉色慘白,一時間竟然沒了主意。m.biqikμ.nět
這時曾替高鳳聯絡宋軍的僧人明贊為他出謀劃策說道:“高知府,事已至此,開弓沒有回頭路了。如今城外兩軍勝負不明,我等不如先緊閉城門,固守等待宋軍的援助。”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