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吳用、董平三人皆知不能跟著李處溫一條道走到黑,奪了燕京城獻給大宋。
晁蓋撮著雙手,拿眼望著吳用,口中問道:“軍師,那李處溫父子兄弟身居高位,權勢遮天,你我幾人是寄居遼國的客將,如何斗得過他?莫如你我兄弟在此按兵不動,靜觀其變。若他真要帶著大遼投宋,你我兄弟帶兵一走了之?”δ.Ъiqiku.nēt
董平卻說道:“李處溫雖是宰相,不過也是一介讀書人而已,懂得甚么領兵作戰?不如哥哥與小弟盡起本部兵馬,襲殺了那李處溫,將他的狗頭交給皇帝,也是大功一件!”
吳用卻搖了搖頭,對晁蓋與董平說道:“二位兄弟,我等不能靜觀其變,也無法獨自襲殺那李處溫。
我等靜觀其變,那李處溫掌控遼國后,必不肯與我等干休,即使我等要走,四面都是敵人,未必能夠走脫。
何況我等也在遼國經營了一些時日,方有今日之地盤,豈可輕易丟棄?
但只憑我等的實力,也扳不倒那宰相李處溫。
李處溫派遣小生前來,只讓小生帶話,卻未有只片語的書信。無憑無據之下,我等幾個宋人客將如何取信皇帝,告倒根深葉茂的李處溫家族?
況且我等師出無名,被李處溫反告一狀,十之八九會被誣陷為叛亂。燕京城的兵馬不少,以我等檀州的軍馬,只恐難以戰勝李處溫。
更何況,真被誣為叛軍,這檀州的軍馬也未必全都會聽從我等的號令。
惟今之計,我等只有改投門庭,投靠李處溫的政敵,利用遼國的內斗,才能將他投宋的企圖扼殺!”
晁蓋聞,對吳用問道:“軍師,誰人可以對抗李處溫,你可是心中已有人選?”
吳用笑道:“哥哥,你怎地忘了四軍大王蕭干?小生聽聞那蕭大王可是極其欣賞哥哥與董平兄弟的勇武呀!
那蕭大王身為四軍大王,手握強兵,在朝中的地位不亞于宰相李處溫。他又是奚人,與契丹人休戚與共,必不肯與漢官李處溫之流一起投宋。
如今我等不如向駐軍白溝的四軍大王蕭干告密,幫他擊敗李處溫的陰謀。”筆趣庫
吳用一語驚醒夢中人,晁蓋與董平恍然大悟。
仔細一尋思,在這遼國,了解并賞識自己兩兄弟的,就只有宰相李處溫與四軍大王蕭干二人。如今要背叛李處溫,最該投靠的人正是蕭大王啊!
三人彼此交流了一下眼色,就此下定決心,投靠蕭干,揭發李處溫的密謀。
“軍師,我等兄弟共舉大事,你為何不讓一清先生同來?倘若那李處溫事發時,一清先生還在他身邊,蕭大王平亂可是刀劍無眼啊!”
晁蓋對兄弟比較厚道,頓時想起公孫勝是李處溫的人,不禁對公孫勝的處境有幾分擔憂。
“公孫先生在濟州救了我等一命,此番我等也得幫公孫先生脫險。”
董平這廝也難得的講了一次義氣。
吳用無奈地說道:“晁蓋哥哥,董平兄弟,一清先生是自家兄弟,小生當然是要幫他的。只是,時機不到啊!
不是小生多心,一清先生畢竟是李處溫培養的心腹,他與李處溫的交情只怕比與我梁山泊眾兄弟更深!
我等兄弟要反那李處溫,實不敢讓他提前知曉。哥哥,只能事成之后再設法營救一清先生了。”
晁蓋聽了吳用之,只覺梁山泊上的老兄弟現在各為其主,讓人心中好不難受。
不過,吳用說得顯然在理,晁蓋對于吳用隱瞞公孫勝的舉動也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