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滄州,知府衙門里,滄州知府杜充正在設宴管待一個重要的客人——河北山東鼎鼎大名的陽谷縣豪杰西門慶。
酒席上,“美髯公”朱仝、“沒面目”焦挺、“蔣門神”蔣忠三人也圍坐在一起作陪吃酒,眾人推杯換盞,好不快哉!
西門慶一行人從雄州東行來到滄州后,在自己的莊園里歇息了一日,留下段景住與岳飛幾人繼續操練兵馬,自己帶著焦挺與蔣忠二人進入滄州城,拜訪了滄州知府杜充。
西門慶的突然造訪,讓杜充大喜過望,他讓夫人帶著小衙內出來拜見過救命恩人西門慶后,立即在府中設宴盛情款待西門慶。
滄州知府杜充也是一個有野心之人,他與雄州知府和詵一樣,都想趁著朝廷此次北伐建功立業。
由于杜充他們的頂頭上司,河北、河東宣撫使童貫選擇駐軍在雄州,讓雄州知府和詵占得先機。
得知和詵被太尉童貫任命為伐遼軍副都統制后,杜充羨慕不已,也在琢磨怎么才能參與接下來的大戰,讓朝廷和童太尉見識他的才干。
杜充一面給太尉童貫上書,為伐遼出謀劃策,一面讓心腹愛將朱仝整軍備戰,隨時等候調遣。
恰在此時,西門慶到訪,在杜充看來可是增加了一大助力。
當初西門慶運籌帷幄,幫助東平府知府程萬里剿滅梁山泊數萬強盜之戰,杜充也是積極配合,派遣朱仝領兵前去參戰。
所以,杜充、朱仝二人深知西門慶之能。
況且,西門慶與杜充在滄州也多有合作,那柴進的莊園如今為西門慶占據,“蔣門神”蔣忠在杜充的默許下訓練了一支數千人的私兵。
如今西門慶來了,杜充正好與西門慶商議,請他和蔣忠出兵助自己一臂之力。
眾人在酒席上話了一些家長里短后,很自然地就談論到如今朝廷的大事,宋遼邊境即將爆發的這場戰事。
杜充直不諱地對西門慶說,希望西門慶兄弟能夠如同輔佐程萬里那般,幫助自己在伐遼之戰中建功立業。
杜充說,自己知曉西門慶沒有在朝廷求取功名利祿之心,因此此番合作,杜充只要得勝之名,可讓西門慶占得勝之實。倘有繳獲,任西門慶先取。
西門慶聽了,心中暗自腹誹,程萬里可是把女兒都托付給本大官人了,我才幫他剿滅了梁山泊強盜。你杜充又沒有女兒可以嫁給本大官人,也要我傾力相助?
若非本大官人的利益在這滄州,我可未必會在乎你的死活。
心中調笑了杜充一句,西門慶卻是笑容滿面地對杜充說道:“仁兄相邀,小弟敢不從命?
實不相瞞,小弟來這滄州宋遼邊境,本就為兩國大戰開啟,前來襄助仁兄一二。
小弟在這滄州也有好大的產業,倘若滄州有事,小弟的損失也不小。m.biqikμ.nět
因此,小弟會領軍幫助仁兄守好這滄州,不讓遼軍南下。”
杜充聽了,倒吸一口氣,皺眉問道:“以西門賢弟中之意,我大宋十萬大軍不能攻下燕京,反會惹得遼軍南侵?愚兄正欲領兵去雄州參戰,若依賢弟所,我當加強滄州守備,以防不虞?”
“小弟正有此意!仁兄,小弟此番乃是自雄州而來,特地觀瞻了西軍的軍容。西軍大部皆是步軍,在這平原地帶作戰,絕非契丹騎兵的對手。如我所料不差,不出幾日,宋遼兩軍就會發生大戰,西軍會重蹈太宗朝高粱河之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