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大王,晁、董二位將軍已經擊退金軍蒲察部,敵將蒲察婆羅偎被董平將軍誅殺,敵軍南門主將蒲察石家奴已向城中逃遁。二位將軍請求大王示下。”
晁蓋與董平奮力奪下恩州城南門后,派人向中軍主帥蕭干報喜,請求蕭干率領主力殺入城中,擴大戰果。δ.Ъiqiku.nēt
“好!二位將軍不愧是名震南朝的勇士,為我軍打開了勝利之門。你回去轉告晁、董二位將軍,從南門沖殺入去,將敵軍向北門逼迫。我軍會對東、西兩門發動進攻!圍三闕一,攻陷恩州城。”
蕭干讓先鋒軍傳遞軍情的小校離開之后,對身邊諸將下達了將令。
蕭干將麾下中軍的四萬人馬分作三支,一萬人馬攻打東門,一萬人馬攻打西門,剩下的兩萬人馬卻繞到北門外埋伏,等待金軍突圍之后進行追殺。
蕭干知道女真人十分強悍,戰斗力勝過自己統領的遼軍。如果將恩州城四門圍死,逼得城中的女真人殊死固守,只怕會廝殺得十分慘烈,死傷數倍于金軍的軍士才能拿下這恩州城。
因此,蕭干采取圍三闕一的戰法,猛攻東、南、西三門,卻將北門放過,讓金軍有撤退的機會。
蕭干早就得到偵查的情報,由于金軍一路上突破太過順利,金軍的大隊人馬還在半道上,這恩州城中的金軍先鋒只有五千余人。
如今蕭干出其不意地率領主力出了中京大定府,乘夜突襲了這支孤軍深入的金軍。
遼軍集結在恩州城外的有四萬多大軍,數萬支火把照得城墻外亮如白晝。
這城南稍遠的原野上,蕭干還命人點起了許多火堆,敲鑼打鼓扮作做疑兵。
此時從城中看出去,仿佛有十萬大軍殺到了城下。
蕭干相信,即使是強悍好戰的金軍,見到兩軍差距如此之大,也會軍心動搖,選擇向高州城撤退。
一旦金軍撤出了恩州城,蕭干就可以領兵掩殺追擊。
在追擊戰中,敵軍幾乎沒有反擊之力。遼軍可以用最少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
并且,蕭干早就安排耶律阿古哲繞道截斷恩州城到高州城之間的道路。撤退的金軍會在半道上遭遇耶律阿古哲的埋伏截擊。
蕭干此番精銳盡出,就是想要一舉全殲金軍的這支前鋒軍,重創金軍士氣。進而扭轉遼軍在中京道的頹勢。
然而,恩州城內的金軍出乎意料的頑強。面對蕭干拋出的誘餌,守城金軍并未上當撤離,而是堅守城池,與遼軍反復爭奪南門。m.biqikμ.nět
兩軍血戰了兩個時辰,眼見得天已拂曉,遼軍卻仍然未能攻破恩州城的東門與西門。
南門處,經過反復爭奪,晁蓋與董平二人損失了三千多人馬,卻依然未能殺入城中。
若非蕭干派來了援軍,只恐這南門也被金軍奪回去了。
金軍出奇的頑強讓蕭干調整了策略。蕭干留下一萬遼軍埋伏在恩州城北門外,自己親領一萬人馬來到已經攻破的南門,要入城與金軍展開殊死巷戰。
蕭干擔憂戰事耗時太長,天亮之后高州的金軍后援偵得消息后來援。耶律阿古哲的五千兵馬,未必阻擋得了金軍的大隊援軍。
蕭干雖然想速戰速決,但是南門內巷戰的空間狹窄,遼軍雖多,卻無法全部展開兵力。
攻城戰就是這么殘酷,只要守軍士氣高昂,堅守不退,那么入城后的每一寸土地都要流不少血才能攻占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