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蹄烏”為唐太宗李世民平定薛仁杲時所乘。
“拳毛騧”是一匹毛作旋轉狀的黑嘴黃馬,前中六箭,背中三箭,為李世民平定劉黑闥時所乘。自這場戰爭后,唐王朝統一中國的大業便宣告完成。筆趣庫
可以說,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六駿”石刻,既是為了紀念他的六匹愛馬,更是為了宣揚李世民征戰四方,為大唐平定天下的豐功偉績。
戰死了六匹坐騎駿馬,李世民在奪取天下的過程中有多少次出生入死由此可見一斑。其武功之盛,當稱得上馬上天子。
焦挺、岳飛等人看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六駿”,都為李世民的英勇善戰唏噓不已。
在北司馬門內,“昭陵六駿”旁邊,還立有唐朝時周邊十一個國家,十四位君長的石刻像。
這些石像中,有突厥頡利可汗、右衛大將軍阿史那咄苾;
突厥突利可汗右衛大將軍阿史那什缽苾;
突厥乙彌泥孰候利苾可汗、右武衛大將軍阿史那李思摩;
突厥都布可汗、右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
薛延陀真珠毘伽可汗;
吐番贊普松贊干布;
新羅樂浪郡王金貞德;
吐谷渾烏地也拔勒豆可汗、河源郡王慕容諾曷缽;
龜茲王訶黎布失畢;
于闐王伏誾信;
焉耆王龍突騎支;
高昌王、左武衛將軍曲智盛;
林邑王范頭黎;
天竺婆羅門帝那伏帝國王阿羅那順。
這些石像刻立于高宗初年,十四人皆是唐太宗貞觀年間大唐擒伏歸化的諸蕃君長,是以讓他們侍立在唐太宗的陵墓前。
“四海一家,愛之如一”是初唐統治者處理民族事務的基本原則和方針政策。
唐太宗李世民繼承了父親李淵“懷柔遠人,義在羈縻”的民族和解政策,摒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歧視認識,胸懷若谷納天下,與周邊一些少數民族接下了不解之緣。
昭陵這十四國君長石刻像便是這一史實的真實寫照。m.biqikμ.nět
石像中的十四位君長中有通好大唐的、歸順大唐的、也有被大唐打敗后活捉的。但這十四人都沒有被殺,而且大唐還將他們封官送還,讓他們繼續統治自己的民族。
這些石像,向世人述說了大唐曾經的強盛和自信。
西門慶看了這些石像后,心中也是激蕩不已。
西門慶在心中已經定下了目標,要成為第二個唐太宗李世民,完成和超越李世民當年的文治武功。
大丈夫,當如是也!穿越者,更當如是也!.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