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西門慶跟著秦檜來到一群太學生身前時,終于體會了一把后世明星被粉絲追星的感覺。
這些太學生都是讀書人中的佼佼者,自身皆有才情。
正因如此,有權勢之人,這些心高氣傲的太學生未必會看在眼里,他們更欽服的是比他們更為才華橫溢之人。
而抄襲了辛棄疾、陸游和偉人詩詞的西門慶,在他們的眼中毫無疑問是真正的天才。筆趣庫
這樣的人,才是在太學里吃飽了太學饅頭的太學生們閑著無聊時最喜追捧的對象。
還是學生單純啊!
西門慶看著身邊這些人狂熱的眼神,心中感嘆道。
西門慶身邊這些太學生,也有二十好幾的成年人,比起秦檜秦學正也小不了多少。然而,由于還未登科出仕,身上少了一些官場的毛病,多了幾分書生意氣。
西門慶如今的名望,不只是來自那幾首經典的詩詞。風靡全國的《三國演義》,也是太學生們的床頭讀物。
在眾人崇拜的目光中,西門慶與秦檜和太學生們圍坐在書舍中,暢談古今中外。
來自后世的西門慶知識當然更為淵博和先進,他避開了自己不擅長的古文典籍,而是選擇談論地理自然、異國風情等太學生們知之甚少的知識。
西門慶對于各自自然現象的“大膽猜測”,對于山川河流變化的“獨特見解”,以及大宋周邊地理風情的“新奇閱歷”,聽得秦檜和太學生們一個個心馳神往,雙目放光。
西門慶的論,就如同在他們的面前推開了一扇扇窗戶,讓他們恍然大悟,原來世界上還有如此之多的精彩,是古文書籍中學不到的。
西門慶也不知曉,自己在太學里的一番講演,能夠點燃多少太學生求知的欲望,讓他們走出與眾不同的人生。
那些都是太遙遠的事,目前只要能做到讓秦檜和這幫太學生對自己欽佩有加就足夠了。
希望日后自己需要治理地方的文臣時,這些人中間能夠有人千里來投吧!
……
不覺間,已是晌午時分。意猶未盡的太學生們圍著西門慶,要邀請他品嘗東京汴梁城里大名鼎鼎的“太學饅頭”,與他邊吃邊談。
西門慶盛情難卻,就跟著眾人去一同進膳。
過不多時,就有殷勤的太學生為西門慶和秦檜端來一盤熱騰騰的“太學饅頭”。
西門慶抓了一個饅頭,一口咬下去,面食與羊肉的味道滿口鉆,真是唇齒留香!
好一個羊肉大包子!
其實,北宋的太學饅頭和后世的饅頭不一樣,它是有肉餡的包子,味道鮮美。
關于“太學饅頭”的出名,還有一個傳說故事。
據說有一次,宋仁宗趙禎來到太學視察,正巧,看到太學生們吃饅頭。
宋仁宗趙禎當然要與學子們同餐共飲,嘗一嘗太學里的饅頭做得怎么樣。
宋仁宗趙禎吃過饅頭后,非常滿意地說:“以此養士,可無愧矣!”
宋仁宗話里意思是說:用這饅頭來供養讀書人,很不錯了。
皇帝的金口玉和至高無上的評價,使得太學饅頭在東京汴梁城出了名,并在民間風靡開來,聲名大振。δ.Ъiqiku.nēt
雖然民間也有模仿“太學饅頭”的,但是要論正宗和美味,太學生們還是一致推崇這太學里出產的饅頭。
想來也不奇怪,太學里供養的都是未來的大小官員,費用又是朝廷出了,不用考慮成本與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