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府城看上去與河北的城池差不多,是一座建在河邊高地上的方城。東、南、西、北四面的城墻上都有城門,在城墻的四個角上還有角樓。因為契丹人信奉佛教,黃龍府的城里城外都修建有寺廟與佛塔。
黃龍府周邊土地肥沃,又有宋瓦江水系灌溉之利,因此適于農耕。在這片土地上,生活著許多以農業為生的漢人和渤海人。
金遼兩國圍繞爭奪黃龍府而展開的大戰已經過去了數年,此地已經被金國牢牢地掌控在手中。
隨著戰亂的遠去,在金國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政策下,那些一度逃散的黃龍府的百姓又大多回到了家鄉。于是,此刻展現在岳飛、王貴等四人眼前的,是一個漢人眾多的繁華城市。
西門慶說帯岳飛四人出來拓展視野,開擴眼界,這一路北行,當真是讓岳飛幾人獲益良多。
渡海進入金國之后,婆速路是女真人居多,但西門慶的貿易碼頭和市場里也有許多前來經商的高麗人、渤海人、漢人等,讓岳飛這四個相州土包子初次接觸到這么多北方異族人。
進入曷蘇館后,一路北上經過東京遼陽府、咸平府、韓州、信州等地,直到黃龍府,岳飛等人驚奇地發現這遼東竟然生活著大量的漢人。更準確一些地說,應該是漢人是這些地方最大的族群。其次,就是早已漢化,說著漢人語,令初來乍到者難以分辨的渤海人和熟女真人。當然了,這些地方也有少量已經歸附金國的契丹人、奚人、突厥人等各種異族人。
岳飛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各族人,聽著酒樓的店家用熟練的漢人語招呼客人,如夢方醒地對西門慶悄悄說道:“師叔,不是你帯我來金國,我真不知曉這遼東竟然有如此多的漢人!從前,我一直以為北方的遼國契丹人是只會騎馬射箭的野蠻民族,這遼東苦寒之地更是只有些茹毛飲血的蠻族。想不到,原來這遼東也有與中原相差無幾的文明。若非這樓下有一些奇裝異服的外族人路過,我都要誤會這黃龍府是河北的哪座城池。&rd
筆趣庫quo;
王貴、張憲、徐慶三人也是第一次走出相州,他們圍坐在西門慶身邊,都發出了與岳飛一樣的感嘆。
“是呀,這些遼東人書寫漢字、會說漢語,信奉佛教,與我們大宋人并無甚么不同。若說有甚么不一樣,或許是他們生活的地方比大宋更為苦寒,使得這里的人普遍更為吃苦耐勞,生活樸實一些吧!”西門慶對岳飛幾人說道。
曾經的歷史上,岳飛為了激勵將士抗金,時常慷慨激昂地叫著要打到黃龍府。然而,那不過是岳飛的一個政治口號。
岳飛一生去到最北之地,不過是第一次從軍時以河北敢戰士的身份跟隨童貫的軍隊到了燕京地區。并且沒呆多久,他就在宋軍吃了幾場敗仗后跟隨隊伍退回了大宋境內。
岳飛終其一生未能踏上遼東的土地,自然也不會明白遼東的真實情況。筆趣庫
事實上,從公元前2世紀秦漢時期在遼東地區立國的扶余國起,到后來的高句麗、渤海國、契丹乃至現在的金國,這里就一直是以農業為主,兼顧畜牧業和手工業的農業文明政權,絕非中原人誤以為的蠻荒之地。
無論是扶余國、高句麗國、渤海國、契丹國還是金國,自漢、唐以來,遼東地區一直在學習吸收中原農耕文明的先進文化,同步發展了自己的農耕文明。